热搜词:

熬过艰难时刻,心力比能力更重要

1.心力是创业者最核心的竞争力

所谓心学,就是内心之学、人心之学。一个人创业,能做到何种程度靠的是什么?在做了10年投资、见过上千位创业者之后,我的想法是靠心力。

创业即格物,只在心上做。对创业者来说,你必须拥有足够高水平的认知力,才能保证底层思维系统不出漏洞。

与此同时,你还必须确保自己的心力足够强大,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持续地高速运行。最终,认知力决定了你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心力决定了你能否进入那个世界。

在棋牌类比赛或竞技体育中,业余选手只要错失一个赛点,接下来基本上没有翻盘的可能。专业选手则是失误一盘,马上就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专注于比赛,保证拿下下一个赛点。

这其实体现的正是心力强弱的差别。特别是在极度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情况下,专业与非专业,高手和小白,高下立判。

创业为什么难?创业的难就在于,它的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哪怕你做对了100件事,但一个决策错了,就会影响下一步的发展。倾尽洪荒之力打造的梦想、上千人的公司、几万人的生计,随时可能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前功尽弃。

情况是极端的,压力是巨大的。在这种重压之下,人就很容易受到情绪和外界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杂念。

但对创业者来说,负面情绪和杂念永远都是绊脚石,一旦你带着它们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你就很容易掉进认知陷阱里。这就更加考验创业者的心力水平。

② 如何面对焦虑?

焦虑是在创业者身上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夸张一点讲,很多人都很焦虑。那些真正活得无忧无虑的人,要么是小孩,要么是拥有佛系心态的人,这样的人通常也不会创业。

所以,创业者感到焦虑很正常,化解焦虑、正确对待焦虑很重要。怎么办?

专注地做事。

慢慢地,你会发现,人一旦开始行动,困惑就会变少,焦虑就会缓解。

心力即人生,心力越强大,人生越从容。专注正是认知到位、心力强大的表现之一。

专注的人不关注外界有什么质疑的声音,也不在意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他们的心中没有任何杂念,只是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二、心力强的人,

都在修炼这“五心”

1.正心

所谓的“心之力”,实际上就是找到内心最信仰的东西。

儒家称之为“正心”,正心可有两解:

一解,是给心正确的位置,在探讨“心力”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心是信仰的根源,命运的真正驱动者,正是我们的心。

二解,是给心正确的目标,即回归生命最本初的状态。生命有一个天然的目的,就是爱。

我们在命运中,应该积极主动拥抱生活,如同孩子回到温暖的家或者父母探望在城里的孩子。

当亲人朋友来访时,我们自然地想要分享一些平时可能忽略的,但对他们来说却十分珍贵的东西。当我们与爱我们的人共度时光时,我们会思考如何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的爱,以及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的心,是命运的主宰。自出生以来,我们便拥有了一颗能听能看的心,这颗心是命运的真正主宰,是掌控命运的主人翁。

其次,我们以心为主人公,让心做主,去追寻生命的本意,去追求心的解脱,追求爱和幸福。

幸福解脱并非隐藏在某个山沟、寺庙或者艺术中,而是存在于问题中。当你用心看待问题时,问题的本身就是答案。

有一个伟大的老师曾说过:“无论何时与何地,当察自心何相状”

比如,在佛教中,有一种菩萨脚下踩着一个小人,这并非对人的侮辱,而是象征着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贪嗔痴慢疑等负面情绪,让自己的心保持清净和觉知。

4.大人之心

两个人在一起,才能成为仁,这是儒家所讲的仁。也是大学之道的核心,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学习的就是如何成为大人。

大人,就是心中装得下另一些人。

我们应认识到自己的心是命运的主人。

我们的心,可以决定什么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的心决定我们的身份时,我们可以在独自一人时认识到身体是我,在两人组建家庭时认识到家庭就是我。当我们进入企业时,部门就是我。

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也是道德经中一个人爱天下若己身的思想。

道德经有言:“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我们都知道人生的痛苦源于身体的需求,从吃喝玩乐到睡觉穿衣,这些都是我们的负担。我们要为它工作和努力。如果你能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爱天下,那么天下也可以交给你。

当我们觉悟到,世间万物皆由算法所代表,这算法并非固定不变的命运,而是可以被调整和改变的命运,它并非一种注定的宿命,反而是展开开了无限可能的创造性。

当我们超越物质束缚,不再局限于眼睛所看到的,而是用心去感受世界。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生命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变化。

这种多种可能性,不仅可以解放自己,也可以解放别人。

以孔子为例,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

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之后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于是,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

我们需要用心观察和理解,而非仅凭表面现象做出判断。当面对他人困境,如有人偷米饭,我们不应该立即进行审判或贴上标签,而是给予他们选择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三、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心力?

1.提升自我效能感

人最可怕的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所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对我们意义重大。

所以,我们可以先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建立信心。然后,再挑战更难的事情。比如,找一个练习场,在一些不是那么大的事情上,让自己好好练习,然后争取把这些事情做成,通过一件一件的小事情,增加自我效能感。

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干扰刺激吸引,而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在每次丢失目标物之后,重新把注意力强行拉回到目标物之上。

这一过程像极了引体向上。我们放松肌肉下去,收缩肌肉拉回来,我们再次放松肌肉下去,我们再次收缩肌肉拉回来。

我们可以把正念的训练,理解为一种注意力肌肉的引体向上。它在锻炼一种人类最底层的最本质的能力——管控自己注意力的能力。

这种观察内心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关于“心力”的正念训练。表面看起来,我们练习的是管理注意力,忽略干扰信息,守护目标物的能力。从更深层次来看,这种训练着重于对选择的清晰看见。

若能真正理解这一点,我们改变自己心智模式、改变自己命运的效果就会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