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上演“空中绣花”绝技!上海首个智能农机综合技能竞赛在闵行举行
一大片农田边,在农机飞手的操控下,一架架载着上百斤药水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比拼飞行轨迹的稳定性、喷雾的均匀度等,打分指标达20多项……
4月18日,在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闵行区“植保无人机”及农机驾驶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顺利举行,35名农机精英经过层层选拔,在决赛现场上演了一场现代农技与智能装备的激情碰撞,展示了新农人的硬核实力。
作为上海首个聚焦智能农机操作的综合型技能赛事,本次赛事由闵行区总工会、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办,马桥镇总工会、马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承办。竞赛开创性构建“理论筑基 实操淬炼 竞技提升”的三维培育体系。在为期两个月的备战中,14名飞手通过严苛考核获《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证》,进一步推进了闵行农业技能人才矩阵智能化升级。
赛事组委会创新引入“导师陪跑制”,为每位选手配备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帮助他们在赛前进一步优化操作技巧,激发了基层农机人才的参与热情,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通过农机操作预演、无人机理论与实操培训,选手们在实践中反复打磨作业轨迹,将作业精度提升至厘米级。
决赛现场,农机实操区与无人机竞技场双线并进。在模拟田间赛道中,农机手们驾驭着数吨重的“钢铁巨兽”,高精度完成倒车移库、梭形双向收割、挂接农具等挑战项目。
与此同时,植保无人机赛区上演“空中绣花”绝技。一架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3米见方的起降区内完成毫米级精准定位,药剂喷洒均匀度达98%的作业表现,彰显智慧农业的无限可能。
专业评委对作业轨迹、施药覆盖率等24项指标进行实时评判,确保赛事公平性与科技含金量。
这场充满金属轰鸣与数字跃动的现代农业竞技,不仅刷新了人们对传统农耕的认知,更展现出新时代农人驾驭钢铁巨兽、驰骋智慧田野的非凡风采。
“这次大赛让我们普通农机手站上了闪耀的舞台。”参赛选手李师傅擦拭着额头的汗水兴奋地说,“智能农机操作不仅需要经验,更要掌握科技密码。这次和同行高手过招,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现代农业的工匠精神。”
闵行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农业人才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也为闵行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赛事期间涌现的职工对农机具改装方案、无人机集群作业模式等,将纳入闵行区总工会的职工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工作法)资源库;通过竞赛选拔的优秀选手,也将被纳入闵行区“百千万创新型职工”培育选树对象。
接下来,闵行区总工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机制,依托工匠学院、闵工学堂等平台,培育更多既懂卫星导航又精机械原理的复合型农机人才,让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助力闵行农业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植保无人机上演“空中绣花”绝技!上海首个智能农机综合技能竞赛在闵行举行》
闵行区供图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