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华夏时报播发| 从“服务”到“赋能”:包头图书馆为残疾人打破壁垒,让每个灵魂都能踮脚触到光

让视障者“被看见”的安全马甲。

2019年5月,中心举办了“关爱视障者·请您让行”视障者专用安全马甲发放仪式,向视障者免费发放了100件安全马甲,郜保安就是当时受益的第一批视障者。

据记者了解,目前,安全马甲已经向全国进行推广,反馈良好,现已为全国3000多残障人士提供了出行保障服务,被多地残联列为辅具。其他交通参与者看到安全马甲都会主动避让,并为视障者提供帮助,让他们的安全有了保障,让更多的视障读者能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

经过不懈努力,2023年4月25日,这款安全马甲已成功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显然,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中心不仅用知识的力量消解了身体的界限,同时为残疾人提供了触摸世界的指尖、倾听知识的耳朵、丈量文明的脚步,更在社会肌理中埋下平等与尊严的种子。

为残疾人打开融入社会新通道

为促进残疾人群体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升残疾人群体文化素养,中心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助残活动视为一种常态,最终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中心组织召开的线下月度会。

同时,为圆视障读者、听障读者的影院梦,从2013年10月起,中心开展了无障碍电影放映及讲播活动。目前已举办无障碍电影放映、讲播活动近百场,惠及残障读者及普通读者近万人次;为展示残障读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多彩的文艺技能,同时也满足残障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增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包头市图书馆联合包头市残疾人联合会、包头市特殊教育学校、东河区老年大学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开展了多次文艺演出活动,自2018年开展了首届视障者专场新年音乐会之后,在2023年疫情结束后陆续开展了“爱心相伴传递温暖携手成长共享蓝天”文艺汇演、“图书馆里欢乐多,文化助残光明行”文艺汇演、畅听微阅读最美志愿者、最美读书人颁奖表彰暨文艺汇演等20多场文艺演出,观看人数达到4000余人次。

此外,为让读者保护视力,珍爱眼睛,提高读者对眼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关注,提升视障读者防诈骗及养老意识,中心从2019年6月起举办了科普讲座,目前已举办知识讲座活动近20场,惠及残障读者及普通读者近4000人次。

中心开展的无障碍电影放映。

这一个个活动,彰显了服务中心不光是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温柔力量。

2024年6月26日,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发布了《关于认定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的公示》,首批全国20家设施完善、服务优质、影响广泛的单位被认定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包头市图书馆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