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实施五大行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来源:河北日报
沧州实施五大行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到2025年末,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力争超过450家
4月24日,沧州市出台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末,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力争超过45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10亿元。到2030年末,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超过51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
实施产业集群能级跃升行动。以沧县红枣、青县高端食品、献县肉鸭等6个产值超10亿元农产品加工集群(园区)为基础,以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重点,完善标准厂房、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推进渤海新区黄骅市银泰舫舟冷链集配中心、青县现代农产品交易数字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省级农业产业化创新先行县、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项目为抓手,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完善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枣品、蔬菜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集群。
实施全产业链增值行动。以粮食、肉禽、果蔬等产业为基础,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组建产业联合体,积极推行以1个核心龙头企业带动10个以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鼓励吸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入产业联合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成员共建共享联合体区域公用品牌,共同开展宣传推介,通过保底收购、社会化服务、生产过程技术指导等方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聚力年产值超50亿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生产基地。
实施品牌矩阵锻造行动。规范质量追溯平台,提高“一物一码”覆盖率。持续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到2025年末新增绿色、名特优新农产品30个以上。强力推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建设,提升“沧州时蔬”“沧州旱碱麦”等原有区域公用品牌,选育一批有基础、有前景的新品牌。
实施创新驱动行动。整合优势创新资源,以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为重点,加强与科研院所对接,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重点研发项目支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原始创新、协同创新,提升龙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加快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的成长型企业。引导一批产业链条长、行业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引领行业集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实施项目攻坚提效行动。对粮食、果蔬、肉类等8个传统优势产业和盐碱地综合利用、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两个新兴领域,通过强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调动龙头企业发展的积极性,谋划储备和争取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立足沧州市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绘制重点产业“链式招商图谱”。围绕重点区域,组织小团组精准招商,提升招商实效。开展市县领导包联帮扶机制,落实土地、厂房、水电、环保等方面的产业配套政策。优化涉企审批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审批等服务质效。加强政银企对接,面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记者王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