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宣城旌德:“三新三力”“护苗”成长

近年来,旌德县大力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聚焦青少年群体靶向发力,通过“三新三力”,多维“护苗”,让“护苗”的清风正气蔚然成风。

创新“护苗”阵地,凝聚思想护苗向心力。旌德县着力打造立体“护苗”阵地网络,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单位四位一体“护苗”体系。建立全县68个基层站点和24所中小学“护苗”工作站,坚持“好书推荐台”“茶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等“一校一品”,建设“护苗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群众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将红色教育、非遗、法治教育和护苗宣传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红色 护苗”“非遗 护苗”“法治 护苗”模式,年均组织开展“红色经典诵读”“当木活字遇上‘扫黄打非’”“开学第一课 普法进校园”等特色活动60余场次,推动青少年在多样活动中牢固树立正版意识,构建安全、绿色、健康的文化生活环境。在旌阳镇瑞市社区打造“家校社共育点”,建设“护苗”宣传一条街,定期组织开展“家风故事汇”“传统文化手工”“亲子共读日”等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携手“护苗”新格局。

创新“护苗”载体,激活文化护苗驱动力。坚持“宜融则融、应融尽融”,创新“护苗载体”。借助文明实践月月行、送电影下乡、四季村晚、文化旅游节、暑期学堂等,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护苗”知识宣传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景区,通过播放视频、摆放展板、张贴海报、讲解案例等形式,推动“护苗”知识深入人心。2024年以来,发放“扫黄打非”宣传折页5000余册、“护苗·绿书签行动”倡议书1000余份、“绿书签”4000余枚,张贴宣传海报800余张。借助新媒体,开发“云护苗”。结合旌德县地域特色策划创作“护苗”IP形象“小芝”和“小砚”,制作推出了原创动漫视频“扫黄打非”小课堂《小芝小砚带你“扫黄打非”》和“小芝小砚说护苗”护苗系列漫画。“微旌德”“旌德县新闻网文明网”发布“护苗”工作动态,设置“不良信息举报”功能模块。县检察院“旌德检察”公众号开设“旌待花开”未成年人普法栏目。连续两年组织开展“绿书签”海报征集和“护苗作品”评选活动,共征集海报作品100余幅,护苗作品400余幅,进行线上展览4次。原创音乐快板《“扫黄打非”正气扬》参与乡村巡演20余场次,《护苗伴成长》校园童声传唱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创新“护苗”队伍,提升实践护苗战斗力。坚持“专兼结合、多方联动、协同配合”,成立“护苗”志愿者联盟队伍。由县“扫黄打非”办牵头,协调统战、教体、公安、文旅、市监、交运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县级“护苗”志愿者队伍,鼓励县直有关单位、学校、乡镇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护苗”志愿者分队,积极打造“护苗”品牌。在“开学季”“护苗行动季”等关键节点,各级“护苗”志愿者队伍持续加强对中小学校园周边书店文具店、印刷厂等点位排查,着力做好文化市场巡护,积极参与“开学第一课”“护苗”进校园知识讲座。2024年以来,旌德县共查处及下架问题书籍588册,问题卡片(画册)5242张,开展“非法出版物的危害与识别”“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等点单、配单式护苗知识讲座20余场次,参与师生2000余人次。

旌德县将持续深化“三新三力”实践,通过阵地建设注入向心力、载体建设增强驱动力、队伍创优提升战斗力,不断完善“护苗”工作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绿色晴空”。(柳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