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保障“五一”!他们给钢轨上“紧箍咒”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何兵 记者 刘伟娟)5月1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各地火车站迎来出行小高峰,一列列高铁载着一波又一波旅客去往诗和远方。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旅客安全出行的背后有一群铁路人在默默付出,用汗水与责任为列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他们的身影,成为铁路线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五一”前夕,在京沪线上行永宁镇至东葛站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南京北线路车间东葛维修工区职工争分夺秒地复拧螺丝,给钢轨上“紧箍咒”,保障小长假列车运行安全。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关乎着整个线路的安全稳定。列车每日在铁轨上高速运行,巨大的冲击力和震动可能会使钢轨连接部位的螺丝产生松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发线路故障,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4月28日上午8时许,“上午9点46分至中午12点16分,副工长徐学文带领5名职工到京沪线上行K1122 800米至1122 450米进行螺丝复拧。”东葛维修工区工长刘渝淼安排工作。

“我们6人作业组,由我担任作业负责人,一人负责现场防护,其他4人每两人负责一台内燃单体螺丝机进行螺丝复拧作业。”徐学文介绍说,由于“天窗点”资源宝贵,一分钟都不能浪费,得多带一台螺丝机备用。

上午9时许,徐学文带领大伙乘车抵达京沪上行线K1122 800米的作业通道门前。下车后,大家立即仔细检查螺丝机状况,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9:46,“天窗点”调度命令准时下达。徐学文打开作业通道门,大伙有序进入。很快,两台内燃单体螺丝机马达同时启动,青年职工刘陈星和皮衡东分别操作着螺丝机开始操练起来。

“每公里线路有1667根水泥枕,每根水泥枕上有4颗螺丝配合高强度弹条、铁质扣板将2股钢轨牢固地固定住!”25岁的青年职工皮衡东介绍,350米线路共有2300多个螺丝,平均每个人需要完成近600个螺丝的复拧工作。

随着螺丝机轰鸣的马达声,刘陈星和皮衡东完成了100余个螺丝复拧工作。“你俩休息下,我们来。”青年职工闫奥旭和曹庆宇主动要求顶上。

“每台内燃单体螺丝机重30余斤,高约100厘米,我们要把腰弯成70度才方便操作。”徐学文称,时间久了,会感到手臂和腰部酸痛,需要及时轮换操作。

“徐副工长,这有个弹条损坏了!”曹庆宇大声汇报。“线路上不允许落下一件东西!”徐学文麻利地从备品袋中掏出个新的弹条让他进行更换,旧的弹条回收入袋。

“螺丝紧固弹条的扣压力要达到80至140N\\M,大家可以通过螺丝机紧固时反弹力和眼看弹条与铁质扣板3个接触点是否压实来判断。”徐学文介绍说,作业后还要用扭力矩扳手进行质量回检。

12:16,“天窗点”结束,4名“00后”小伙子满头汗水。顺利完成作业任务,大伙安全地撤离线路,乘车返回驻地。

“把线路维修好,保障小长假期间旅客安全出行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正是这群铁路人的坚守,让京沪铁路这条交通大动脉始终保持畅通,让无数旅客能够顺利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