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赵华胜:“美中对峙、俄欧博弈”的新格局会到来吗?

导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北京对话特约专家赵华胜近日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官网撰文,深入分析俄美关系的潜在转向及其国际影响。

赵华胜指出,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俄美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其速度和力度超出预期,也打破了俄乌冲突以来的战略僵局。美国不再无条件支持乌克兰,开始主动向俄罗斯释放和解信号:俄罗斯最关切的安全问题被降级为“欧洲事务”,而“价值观外交”所施加的意识形态框架,也被特朗普的现实主义风格弱化。

与此同时,核军控谈判重启、欧洲驻军调整被提上议程,俄美关系从“准战争状态”逐步回归对话与合作。这一趋势不仅动摇了传统美欧联盟,也挑战了冷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逻辑。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指导,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在试图“甩掉”俄乌冲突包袱的过程中,客观上为俄美关系缓和创造了空间。

然而,俄美“破冰”仍面临诸多挑战:乌欧强烈抵制,美国内部亲乌势力与共和党鹰派持续掣肘,特朗普外交风格多变等。三十年对抗的历史遗产仍在发挥作用:俄罗斯对美深层疑虑难以消除,美国的霸权思维与俄罗斯的“主权至上”理念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尽管在能源、北极开发等领域存在合作空间,但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仍需以结束“代理人战争”和解除制裁为前提。“联俄制华”设想缺乏现实土壤,中俄之间高度互信的战略协作难以动摇。

这场转折也暴露出西方内部的深刻裂痕:北约凝聚力减弱,美欧互信滑坡,欧洲或被迫进一步推进“战略自主”。国际格局悄然生变:如果俄美继续靠近,全球可能从“美欧对中俄”的对抗格局,演变为“美中对峙、俄欧博弈”的新动态。大国关系重组正加速推动多极化进程,但特朗普“交易式外交”背后的霸权本质,仍为全球局势带来高度不确定性。

赵华胜指出,中国需警惕俄美互动对全球战略平衡的冲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为不确定时代中的国际秩序注入更多稳定性与确定性。

导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北京对话特约专家赵华胜近日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官网撰文,深入分析俄美关系的潜在转向及其国际影响。

赵华胜指出,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俄美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其速度和力度超出预期,也打破了俄乌冲突以来的战略僵局。美国不再无条件支持乌克兰,开始主动向俄罗斯释放和解信号:俄罗斯最关切的安全问题被降级为“欧洲事务”,而“价值观外交”所施加的意识形态框架,也被特朗普的现实主义风格弱化。

与此同时,核军控谈判重启、欧洲驻军调整被提上议程,俄美关系从“准战争状态”逐步回归对话与合作。这一趋势不仅动摇了传统美欧联盟,也挑战了冷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逻辑。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指导,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在试图“甩掉”俄乌冲突包袱的过程中,客观上为俄美关系缓和创造了空间。

然而,俄美“破冰”仍面临诸多挑战:乌欧强烈抵制,美国内部亲乌势力与共和党鹰派持续掣肘,特朗普外交风格多变等。三十年对抗的历史遗产仍在发挥作用:俄罗斯对美深层疑虑难以消除,美国的霸权思维与俄罗斯的“主权至上”理念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尽管在能源、北极开发等领域存在合作空间,但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仍需以结束“代理人战争”和解除制裁为前提。“联俄制华”设想缺乏现实土壤,中俄之间高度互信的战略协作难以动摇。

这场转折也暴露出西方内部的深刻裂痕:北约凝聚力减弱,美欧互信滑坡,欧洲或被迫进一步推进“战略自主”。国际格局悄然生变:如果俄美继续靠近,全球可能从“美欧对中俄”的对抗格局,演变为“美中对峙、俄欧博弈”的新动态。大国关系重组正加速推动多极化进程,但特朗普“交易式外交”背后的霸权本质,仍为全球局势带来高度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