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MM三人行|《我的后半生》里奇葩老人,挑战银发偏见

《我的后半生》上演大结局,南京编剧蓝小汐说的最打动她的那一幕上演了:老苟的葬礼上,提前录好的遗言播放着,向爱人与好友深情告白,洒脱说再见。

有人觉得三观不正,有人觉得生活里就有这样的案例。加起来几百岁人,老年生活这么炸裂吗?有人想起了之前短剧流行的桥段“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最后张丰毅“抢亲”桥段看来奇葩,却打破了沈教授一路桃花的“爽文”逻辑。

一开始有些不能接受的70岁沈卓然跟几个老太太的相亲故事:有人找老伴,同时要为儿子留下房子傍身;天选精神伴侣,却饱受疾病的困扰;有人能力很强,对另一半也“妈味”浓郁;好容易遇到与原配长得像的,却遭横刀夺爱……很奇怪,在结尾处这群老年人变得跟观众难分难舍起来。弹幕感叹着,“我50了,如果有这么一个圈子,那就太开心了。”“敬通透、洒脱。敬生活,敬最好的自己。”“再见青春,再见爱人。”

王蒙写“奇葩”,勾勒的是飞速变化的世间百态和众生风景,这个时代的“内心隐秘”。除了思考老年人之间有没有纯爱,对“老年偶像剧”来说,面临最现实的问题是,子女同不同意?死后能不能同墓穴?活到头,能否坦然接受人间的苦与乐,跟自己和解。不管怎么说,是时候多关注下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了。张楠

挑战“老年人无需爱情”的偏见

70岁的老人还需要爱情吗?《我的后半生》以轻喜剧消解了老龄化议题的沉重感,被视作是一种“温柔的社会叩问”。

剧中老教授沈卓然在丧妻后的相亲经历,撕开了当代社会对老年情感需求的认知盲区,他会为连亦怜写藏头诗,会跟聂娟娟探讨昆曲,这些都打破了“老年人情感粗糙”的刻板印象,很多中老年观众认可这是“我们真实的情感需求表达”。

中老年爱情自然不能“有情饮水饱”,其背后甚至有着更深层的现实问题,老年婚恋困境在这部剧中也有体现,比如房产纠纷、子女反对、健康问题等,是老年再婚所面临的现实阻碍。这也验证了中国社科院的数据——80%的单身中老年人有再婚意愿,但仅不足一成付诸实践。《我的后半生》为此类社会议题提供了讨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