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为什么都不保值?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汽车的保值性到底是谁定的?
事实上,如果你购买过二手的电动汽车,会发现绝大多数电动汽车的保值程度都不高!于是在市场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那就是电动汽车几乎都不保值,除了极个别的电动汽车!真的是这样吗?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电动汽车确实不保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汽车就是大批量工业化的产物!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衡量,包括汽车,冰箱,电脑,基本上也是大批量工业制造的。一句话说,如果购买上述商品,几乎就没有保值的,可能六七年前花了1万块钱购买,到现在连五百元都不值得。严格意义上来说,汽车自然也是工业品的一种,所以自然也就没有高保值性的说法了。
可能会有一些小伙伴表示不服,六七年前或者更早一点的时间,汽车的保值性还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合资燃油车。比如一款卡罗拉售价15万,可能过了五六年,二手车的价格依然能够达到8-9万元,这难道不是高保值性吗?事实上,汽车这个商品极为特殊,在以往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中国汽车工业都是被合资车牢牢把握着,自主品牌根本就没有定价权,或者只能依靠着合资品牌,承担一些建店的任务,同时获得一些少得可怜的利润。
所以那时候的合资车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毫不夸张地说,在中高端汽车市场,合资品牌几乎是一票通吃,所以他们严格限制了产能,用极高的利润售出新车。现在的卡罗拉8万多就能买到,想当初低配的卡罗拉都要12万多,这就是产能没有放开;而现在的君威10万出头,当初也卖到了20多万。较高的价格只能让少部分的用户购买,同时合资车企控制了产能,所以产生了比较大的二手车需求,才让一些产品稳定性较高,价格稳定的二手车价格推了上去,从而产生了不错的保值率。
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汽车与当初的家电行业非常类似,而且零跑创始人前段时间也公开表示未来汽车的制造成本可能极低,就是一些钢材以及四个轮胎的成本,因为原先很多配件都被电气化所取代了!所以说中国汽车工业的产能起来了,现在更是产能直接拉满,市场上出现了太多的汽车,优惠,权益一轮接着一轮。在这种背景之下,轮到用户去选车了,还想谈保值性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有一种极端的观点就是,未来所有的汽车都不保值。虽然夸张了一些,但其实也道出了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