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才是车企最该卷的地方

懂车帝制作的智能驾驶大横评成为近期汽车圈最出圈的流量大事件,其测试方式简单粗暴,连智驾第一梯队品牌也“翻车”,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不可否认,这次大横评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智能驾驶的能力边界,即使号称“遥遥领先”也绝非万能,官媒亦同时下场表态,为过热的智驾竞赛降降温。

过去几年里,卷智驾、卷性能、卷价格逐渐变成汽车行业的主流价值观,却越来越少车企会在宣传新车时提到安全性和可靠性,似乎这已是老派过气的营销方式。新技术的赋能确实让汽车的体验超越以往,但汽车的本质是在复杂的道路环境里长期使用的交通工具,安全和可靠关系到用户的根本利益,永远是造车的底层逻辑。

事实上,安全性和可靠性依然是大部分消费者购车时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可他们的需求往往淹没于新势力品牌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宣传攻势中。笔者不禁要问,有什么品牌能够在这个效益为王的浮躁时代听到消费者的真实呼声?

超常规实测,安全比“智电”更重要

7月初,北京现代在烟台现代汽车研发中心公开举行首款纯电平台SUV EO(ELEXIO)全球标准验证活动。和新势力品牌擅长的宣传手法不同,北京现代在宣传EO的智、电之前,首先以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锚点夯实新车的口碑。

活动中,北京现代准备了三大碰撞和十余项测试,按照全球标准实测EO的安全品质。在高环测试中,EO以超过180km/h的时速连续飞驰,车身能够始终维持稳定,几乎没有发飘,足见它有扎实的下盘功夫和充足的动力储备,可以轻松胜任高速行驶需求。

广东、上海等沿海省份接连受到超强台风侵袭,刚感受完台风威力的笔者对横风测试尤为深刻:EO面对相当于12级台风的风速(约33米/秒)仍然能够以100km/h的速度稳定行驶,车身没有明显跑偏。这意味着用户在突然遭遇极端天气时仍能安全行驶,如果将这一优势传播出去,相信会成为EO在沿海省份的重要卖点。

另外,纯电动车相对更重的车重对刹车系统带来更大的负担,不少消费者担心纯电动车容易刹不住车和刹车衰减更快。在100-0km/h制动测试中,EO单人最短刹车距离低至35.22米,不仅达到性能车级别的刹车性能,而且连续10次制动无明显衰减,以出色的实测成绩消除消费者的顾虑。

这么多测试项目中,最具视觉震撼的当然还是碰撞测试。除了常规的25%偏置碰撞试验和侧面碰撞试验,北京现代还准备了一个“彩蛋”:跌落翻滚试验,一辆EO以30km/h的速度被丢进3米深沟中。除了右前悬架因首先承受碰撞冲击而断裂,以及前保险杠和右侧车身的部分明显损毁外,车身整体基本保持完好,车架、底盘几乎没有变形,侧气帘也及时展开。这得益于360°Safety车身、“八横七纵”底板梁设计以及覆盖全座舱的9个保压气帘构筑起坚固的堡垒,确保乘员在常规乃至极端碰撞场景中受伤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国标只是及格线,EO要力争100分

针对所有纯电动车都要面对的冬季续航缩水、充电难的痛点,以及部分合资电车“挑桩”的问题,EO也成功通过多项低温和充电桩兼容性测试。EO在-7℃环境舱持续行驶9小时续航下降率39%,优于新版国标40%的平均水平,以及在-30℃环境舱中正常启动并边为电池加热边充电,无需先等电池预热再充电。

同时,EO是首批通过中汽中心CCTA兼容性认证的车型,覆盖全国各地区500多个充电桩品牌,实现“有桩就能充。”

向汽车行业发声:回归造车初心

其实北京现代的验证活动与懂车帝的智驾大横评颇有共通之处,测试方式简单粗暴,虽然不都是权威机构的标准测试科目但不代表不可能发生,反而通过模拟更极端的场景更能展示车辆是否为用户设计足够的安全冗余。

正因为准备充分,EO才敢于在众多媒体见证下实测,甚至挑战横风测试或跌落翻滚等鲜有汽车品牌触及的刁钻项目,足见其安全和品质底气,并为那些重视安全和品质的消费者提供重要参考。

更重要的是,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实测和宣传活动,更是北京现代对全行业的一次呼吁:在无序的内卷中冷静下来,停止向消费者灌输“数字优于一切”的错误认知,回归安全、品质为先的造车初心,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