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货也得退!300亿订单被取消,C919迎来春天,今日舟山已退货
2025年4月18日,一架编号N1785B的波音737 MAX飞机在浙江舟山机场完成调头,载着未喷完的漆和未完成的内饰,灰溜溜地飞回了美国西雅图。这不是试飞,也不是技术故障,而是中国航司用实际行动给美国政府上了一课——当政治风险超过商业利益,再精密的金融模型也扛不住政策的耳光。
波音在中国的交付链条从来不是简单的"卖飞机"。从西雅图飞抵舟山的飞机,要经过喷漆、验收、融资放款等一系列流程才能最终交付。但这次,当厦门航空的客户代表还没落地,美国突然宣布对2023年后的所有波音订单加征145%追溯性关税,直接把整个金融模型炸得粉碎。浦银租赁的结构设计师说得直白:"不是项目不赚钱,是政策让你赔钱。"
这架被退货的飞机,就像卡在全球供应链里的一根鱼刺。舟山的维修团队停工了,美国的融资团队报错了,美元通道冻结、离岸SPV放款延期,评级机构要求重估风险,连ABS产品都无限期搁置。行业内都明白,这不是某家航司的任性,而是整条"美元→波音→租赁→资产转手"的金融供应链彻底瘫痪。
但最讽刺的是,波音的困境不是因为技术落后,而是政治风险失控。过去两年,波音737 MAX经历了复飞、罢工、舱门脱落等一系列风波,好不容易在中国市场恢复交付,却被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当头一棒。更致命的是,这种不可预测性正在动摇全球航空业的"地基"——飞机制造业讲的是"系统性稳态",当政策波动成为常态,再强的供应商也会被客户抛弃。
就在波音飞机返航的第二天,中国商飞宣布三家航司追加C919订单,并开放绿色通道优先交付。这招"精准补位"比直接抢市场更狠:不是趁你病要你命,而是给客户一个更可控的选择。业内人士评价:"这不是波音摔倒了,是我们把楼梯搬走了。"当波音的交付能力被政策绑架,C919用稳定的供应链和国产融资体系证明:在风险面前,可靠比先进更重要。
更值得玩味的是融资端的变革。《财新周刊》报道,中资机构正在推进国产机型的人民币资产证券化,目标是绕开美元评级体系,构建"内循环融资"。一位接近审批的人士透露:"ABS收益低一点没关系,至少不用天天盯着美国政策过日子。"这种从美元依赖到人民币自主的转变,不仅是航空业的突围,更是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破局的缩影。
现在最尴尬的是波音。退回的飞机需要深度改装才能转卖,成本几乎翻倍;客户要新单,波音却要先处理滞留飞机;即便有航司愿意采购,也会问一句:"两个月后还能准时交吗?"曾经的"工业皇冠"如今成了烫手山芋,不是产品不行,而是政治风险让买家望而却步。
这场退货风波撕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波音的悲剧在于,它把商业问题政治化,最终被政治反噬。而C919的春天,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构建自主产业链的胜利。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底气,来自可控的供应链和稳定的政策环境。
未来的航空业,或许不再是波音与空客的双雄争霸,而是"政治风险"与"技术可靠"的博弈。当波音还在为政策波动焦头烂额时,C919已经悄悄搬走了楼梯——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