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子声声入万家” 河南坠子进社区活动走进商城东里社区
大象新闻记者夏凊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4月19日,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办,大象新闻协办,郑州管城回族区委社工部、城东路街道党工委、商城东里社区党委及益创社工共同支持的“‘坠子声声入万家’寻韵管城·河南坠子进社区”活动在管城回族区商城东里社区精彩上演。一场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让传统艺术与居民生活“零距离”碰撞,声声坠子唱响社区,非遗魅力浸润民心。
非遗进社区: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当天下午,在郑州市商城东里社区《东城垣遗址博物馆》门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河南坠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胜利老师的带领下,伴随着悠扬的坠胡声和清脆的简板声,由河南坠子翻唱戏曲《朝阳沟畔种梨花》拉开演出序幕。高亢婉转的唱腔、幽默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得台下观众掌声连连。经典曲目轮番登场,演员们用扎实的唱功和细腻的表演,将河南坠子的说唱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场还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演员下台带着居民沉浸式体验坠子的魅力,孩子们也伴随欢快的节奏起舞翩翩,引得全场笑声不断。
多方联动:文化惠民暖人心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河南坠子!”郑州市民许先生激动地说:“这次的主办方和协办方提供了这样学习和欣赏的机会非常难得。河南有着最接地气的地方艺术,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很少,这样的活动对于河南艺术的传承非常重要。让我们在家门口听到原汁原味的河南坠子,也有了新的感受,这种举办形式非常好。”
活动中,大象新闻工作人员精心布置了非遗文化展板,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居民普及河南坠子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城东路街道党建办副主任、妇联副主席刘博表示,此次活动是“非遗 社区”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既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也为非遗传承搭建了活态化平台:“我们所在的商城东里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地方。今天在这里让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深入到社区百姓当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社区也希望用艺术来点亮广大居民的生活,让文化来滋养心灵,让社区不仅成为居民居住的港湾,更能成为精神的家园。”
演出结束后,河南坠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胜利强调,河南坠子进社区是“河南省非遗保护”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直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了群众身边:“非遗进社区第一站就在咱们得遗址公园旁边,传播量非常的大。河南坠子非常受群众喜爱,现在看的少了是我们得责任不是人民群众的责任。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这些非遗传承人在努力,民间有大量的艺人在努力,这些后代们也在努力。所以民族的艺术会越来越兴旺。”
传承不息:非遗扎根生活沃土
随着暮色渐深,活动在观众意犹未尽的喝彩声中落下帷幕。据了解,此次演出是“坠子声声入万家”——河南坠子进社区活动的第一场表演,后续还有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郑州的社区百姓身边。正如一位年轻观众在采访中所言:“今天的演出让我重新认识了河南坠子,它不仅是老辈人的记忆,更应该成为我们年轻人文化自信的源泉。”
此次河南坠子进社区活动,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化根脉的寻访之旅。当非遗走出博物馆、走进烟火人间,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便有了更温暖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