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一间派出所的平安“网”事

4 平方公里土地,聚集上千家互联网企业,这是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天园派出所日常面临的场景。在其管辖范围内,不仅有 " 中国游戏第一街 " 科韵路,曾孵化网易、三七互娱等知名企业,产值超过千亿元;还有 " 国家级 " 文化名片羊城创意产业园,连续 7 年每年诞生一家上市公司,正在打造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地。

网络技术、数字产业,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承担守护职责的基层派出所如何跟上节奏,让防范危险的步伐跑在更前面?周旋于企业、园区之间,民警需要修炼哪些护航经济的 " 秘籍 "?近日,记者走进天园派出所,随警出动,记录基层的平安 " 网 " 事。

社区民警变 " 网络达人 "

4 月 7 日,清明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时段的天河区科韵路熙熙攘攘。上班族从四面八方赶来,涌进各个写字楼,步履匆匆。人群里,有一道藏蓝身影,那是科韵社区民警姚爱良带着辅警徐雁巡逻。

" 最近电动自行车头盔被盗的警情增多,要跟园区保安开个小会。" 姚爱良召集相关人员,简明扼要地介绍近期治安情况,并叮嘱他们加强防范。" 这里是开放式园区,四周都有出入口,一个没注意,小偷容易溜进来顺手牵羊。" 正因如此,姚爱良特别强调,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姚爱良所说的园区,不止一个,而是科韵路沿线的数个产业园,包括天河科技园、广州信息港等。这条路 11 公里长的路,孕育出 7 家上市游戏公司,被称为 " 中国游戏第一街 "。如今,科韵路一带活跃着 600 多家企业,涵盖游戏、直播、虚拟现实、软件开发等领域,营收超过千亿元。

作为千亿产值社区的 " 平安责任人 ",姚爱良日常干得最多的事,并不是破案、抓贼,而是走访企业、交流产品。乍一听 " 不务正业 ",实际是他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管理 " 秘诀 ":警察要深谙互联网业务,而且不能光从字面理解,还得上手体验产品。

" 刚开始接触时感觉门槛很高。" 姚爱良过去不玩游戏、不看直播,自 2016 年接手科韵社区后,这位 " 大叔 " 才 " 逼着 " 自己追赶潮流,网上冲浪。每天面对上百家互联网企业,他直言,要是不懂个中原理,两眼一抹黑,接处警都不知从何下手。

据了解,发生在科韵社区的警情,大多与互联网产品相关。当天上午,姚爱良就专门找某直播公司老板 " 谈话 ",跟进用户反映遭遇诈骗一事。" 接到举报后,我们会先核实情况,调取相关证据,研究后再作进一步处理。"

经过多年积累,姚爱良从零基础起步的 " 门外汉 ",变成熟悉各类科技产品的 " 网络达人 "。他的手机里安装了至少几十个应用程序," 只要辖内公司出新产品,我都会下载来试用。" 姚爱良举例道,一款游戏上线,用户注册是否实名、有无验证未成年人身份等环节都是隐藏风险点。当他发现此类问题,会提醒该公司尽快自查整改。" 等事后再去补救,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在姚爱良看来,监督也是一种保护,合法经营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道。

派出所有了 " 智慧大脑 "

高科技与互联网,不仅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点,还融入了天园派出所查处案件、调解纠纷、治安防范等各个事项,以应对快速变化的辖区企业。由此," 智能化 " 成为这间基层派出所的显著标签——

当办事群众走进天园派出所,首先会注意到接处警大厅左侧的屏幕:上面列出了警务公开信息,包括值班派出所领导姓名和电话、" 平安厅 " 所长信箱二维码、反馈意见和建议渠道。大厅右侧则是升级改造后的执法办案区,全程监控录音录像,不留死角隐患。

视线转入综合指挥室,占据一整面墙的电子屏映入眼帘:左边是值班人力和警用装备使用情况,中间是辖区 3D 电子地图,右边是警情处置进展。从勤务、装备、案件到警员、警车、最小应急单元分布,当天值班指挥员可以 " 一屏全掌握 "。这是天园派出所创新推出的 " 驾驶舱 " 系统,集智慧侦查、案情研判、处警辅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应用数据服务 " 打、防、管、控 "。

" ‘驾驶舱’好比‘智慧大脑’,懂得分析和学习。" 天园派出所所长金雄如是形容。比如,该系统以辖区人口、房屋、警情、案件等作为数据底座,经过后台大数据计算对比,对辖内治安异常情况报警提示,社区民警可以及时介入处理。目前," 驾驶舱 " 系统已接入 100 多类数据,从群众报警那一刻起全环节网上流转、全流程同步留痕、全系统实时监督。

搭上高新科技 " 快车 ",派出所日常接处警跑出 " 加速度 "。4 月 9 日下午,一位中年女性来到派出所报称:11 岁的女儿不见了。专职视频员廖晓东询问了女事主的家庭情况、孩子的外貌特征、事发经过,通过 " 驾驶舱 " 系统的智能分析,迅速锁定孩子离开家后的行动轨迹。心急如焚的妈妈没等太久,便得知:女儿骑自行车去了天河区一家商场,自行车还停放在路边。报警人立即赶去现场,顺利找到了孩子。前后不到 20 分钟,这宗寻人警情画上圆满句号。

强化 " 智慧大脑 " 的同时,天园派出所逐步布设 " 智慧触角 ",将服务延伸至基层 " 末梢 "。2021 年,天园派出所选取羊城创意产业园为示范点建立智能警务站,打造标杆警务室,推动治安防控工作由 " 人工 " 向 " 智能 " 转变。社区民警詹斌峰介绍,该园区拥有 200 多家文化新业态企业,日均流动人口过万,基础设施完善,运作管理规范,再加上技防条件成熟,适合搭建智慧警务平台,为各类案事件处置提供快速、精准的支持。

" 如果发生纠纷,直接指引到警务站处理,从源头化解矛盾。" 詹斌峰明显感受到,园区治安情况逐年向好,基本没有案件类警情。此外,智能警务站配备了警务自助办理一体机,方便市民就近办理车驾管、户政、治安等业务。

自 2021 年成为 " 广州市智慧派出所试点 " 以来,金雄和同事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辖区平安建设更上一层楼。据统计,近三年,天园派出所收到群众通过 " 平安厅 " 信箱发来的感谢信超过百封。" 既释放了警力,也让基层警务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记者手记:

科技之外,还有真心

初到天园派出所,第一印象当然是现代化,扑面而来的高科技气息,每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叹:原来处理 " 鸡毛蒜皮 " 的基层派出所也可以 " 高大上 "。但在连续蹲点 5 天后,我们不只看到智慧警务、科技赋能带来的便利、高效、规范,还亲历了充满 " 爱与奉献 " 的动人时刻。

有时候,派出所会成为一个 " 临时的家 "。

4 月 9 日,天园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有一女子倒在路边。民警到场一问,其实对方系离家不归。确认身体没有问题后,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民警通过比对信息,联系上了女子的家属,但对方不能马上来派出所接人。

于是,天园派出所暂时收留了女子。沙发的一角是 " 临时住处 ",温暖又安全,在接处警大厅值班的民警、辅警,总会不时前来观察女子有无异样。

女子被接走后,民警告诉我,因为派出所 " 全天候营业 ",时不时会救助一些 " 特殊情况 " 的人,给他们一个落脚点。他们知道,这个不属于派出所职责范围,但每每遇到了,他们还是会帮一把。

有时候,社区民警要深夜才吃上晚饭。

4 月 7 日,在小区保卫处调解好住户与保安的纠纷,詹斌峰出来一看表,已经是 21 时。回派出所路上,我突然想起,他和同事还没吃晚饭。当我提醒詹斌峰时,他笑笑说:" 习惯了,现在过了饭点,也不觉得饿。" 他负责的骏景南社区隶属于超大型小区骏景花园,常住人口超过 1.5 万人,人口密度大,伴生了不少社区街坊间的矛盾纠纷。因为处理警情而错过饭点也成了常有的事。

当天詹斌峰值班,从早上 8 时上岗,要到第二天早上 8 时才交班。为了下半夜有力气干活,回到派出所后,他点了一份外卖,抓紧时间填饱肚子。

这顿 21 时 30 分才吃上的晚餐,过程也是 " 一波三折 "。中途,有同事找他签字,有警情需要他分派,儿子还打来电话希望他参加校园亲子活动。詹斌峰吃两口,就得停下来。

一直到 22 时 01 分,詹斌峰终于吃完这顿 " 迟到 " 的晚餐。下一秒,派出所广播响起:您有新的警情,请注意签收,他又要出警了。

可以想象,类似的情况,肯定不止一次。在我们没有见到的时候,或许不少民警跟詹斌峰一样,忙得错过了三餐。对他们来说,处理警情比填饱肚子更重要,群众比自己更重要。

面对时代进步浪潮,派出所工作流程、接处警方式被重塑,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不会被 " 冲击 ",一颗真心永远滚烫。

策划 | 黄丽娜 侯恕望

统筹 | 宋金峪 张璐瑶

文字 | 鄢敏

拍摄 | 刘畅 钟振彬

剪辑 | 王绮静

设计 | 张惠鑫 麦宇恒

海报 | 麦宇恒

时政新闻部 音视频部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