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半马专访丨市售版“精灵 2”成功完赛验证可靠性能
来源:新华网
“精灵2”完赛瞬间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韩磊) 4月19日,随着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起跑线上的一声枪响,全球首场“人机共跑”的马拉松比赛拉开了帷幕。来自上海的半醒机器人队凭借改进跑步算法,让一台未经改动的市售版“精灵2”机器人完成了21公里的赛程,勇夺第四名的佳绩。赛后,新华网对半醒机器人队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新华网:半醒机器人队的“精灵2”身高体重属于相对“娇小”类型,它在这次比赛中展现了哪些特性?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团队是如何应对的?
半醒机器人队负责人:“精灵2”是身高1.4米,体重32公斤的中型机器人,而且是未经改动的发售版本。参加本次马拉松比赛,团队最看重的是通过21公里的长跑,检验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电子电气结构的可靠性。在备赛过程中团队遇到震动挑战、腰部结构、算法可靠性、电池设计等诸多问题。技术人员通过加班加点,永久或临时地改进了这些问题,最终成功完赛。
技术人员对“精灵2”进行调试
新华网:“精灵2”历经四次迭代,在耐用性和抗摔性上进行了专项改良,团队是如何解决马拉松比赛中的稳定性与速度平衡这一难题的?
半醒机器人队负责人:团队3年前制造的第一款双足机器人是腿长超过1米的“Eissak,它是逆向美国Agility公司的“鸵鸟Cassie”,是专为跑步运动而生的机器人。“精灵“从一开始的设计就考虑到了运动所需要的高性能、抗摔等特性。参加本次马拉松的“精灵2”在硬件方面使用的是发售版本,几乎未作改动。团队在跑步算法上使用了运动学规范下的强化学习方法,技术人员后继会有相关论文发表。
发售版“精灵2”机器人
新华网:半醒科技公司于2020年成立,成员非常年轻,团队仅备战一个多月就成功完成比赛,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在备战和比赛过程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瞬间和难忘的故事?
半醒机器人队负责人:从3月份备赛开始,团队就设定了完赛的目标。此后一个月时间里,队员们几乎每天忙到深夜,解决遇到的一个个问题。团队在4月19日凌晨3点半出发奔赴赛场前,技术人员还在驻地楼下调试算法,修理机器。“精灵2”最终冲线的那一刻,队员们成就感爆棚,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次参赛无疑是所有队员人生中难得、难忘的经历。比赛的机器、队服都作为纪念,被队员保存收藏。
新华网:“精灵2”是具备哪些性格特点的机器人?请用一句话总结它最突出的特点。
半醒机器人队负责人:简单、可靠、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