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所有人,这份“五一”假期消费提示请收下!

临近 " 五一 " 假期,将迎来购物、聚餐、走亲访友小高峰,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科学理性消费,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假日消费环境,4 月 29 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强化食品安全意识,保障 " 舌尖上的安全 "

" 五一 " 假期是外出就餐的高峰期,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食品安全管理较规范的餐饮场所,若选择食用凉菜、熟食卤味和生食水产品、生腌制品等冷食、生食类食品,应注意查看食品经营单位是否有经营相关冷食和生食类品种的项目,不购买、不饮用无标签标识、浸泡中药材成分不清、来历不明的泡制酒,不食用野生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食品。

采用网络订餐时,除关注菜品评价外,还要查看商家证照信息、菜品原材料、店铺评价等信息,谨慎下单,并尽量选取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以缩短餐食配送时间。

此外,慎购凉菜、生食食品和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按照个人食量点餐,选择 " 无接触配送 ",最好自备餐具,减少食物浪费和一次性餐具使用。

正确使用特种设备,防范各种安全风险

" 五一 " 期间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非公路旅游观光车等特种设备进入高频率使用期。

在车站、地铁、机场和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乘坐电梯时,不要拥挤,应听从有关人员指挥和疏导。乘用电梯要照看好小孩,不要在电梯口或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追逐、打闹、攀爬,手抱孩童时请乘坐直梯。电梯发生故障时,应利用报警按钮或电话呼救,等待救援人员到达,切勿盲目自救,强行开门。

乘坐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时,应先阅读乘客须知,孕妇、酗酒或者患有心脑血管、高血压、颈部、背部疾病或者身体不适者、身高年龄受限者,不宜乘坐。不要乘坐未经检验、检验不合格或者超期未检的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乘坐时须系好安全带、压好安全扣杠、调整身体至正确坐姿。若遇设备突然停止运行等意外发生,要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令,等待设备恢复运行或工作人员救援。

搭乘观光车要遵守安全规定并系好安全带,切勿乘坐超载车辆,切勿将头、手、脚伸出车外,严禁在车上嬉戏、打闹,严禁吸烟、携带危险品上车,车辆未停稳前不能擅自下车。

甄选正规票务渠道,防范预订消费风险

" 五一 " 假期是旅游出行的高峰,建议消费者提前合理规划行程,通过航空公司、铁路 12306 平台、景区官方网站、知名在线旅游平台等正规渠道预订机票、车票、景区门票及酒店住宿服务。

预订时需重点确认退改规则、使用时限等条款,优先选择可退可改的门票和酒店,避免行程变化造成损失。通过平台预订酒店或民宿后,建议致电酒店或民宿进行二次确认,核对房型、入住时间等关键信息。如遇酒店、民宿 " 以价格过低 " 等为由单方面要求取消订单,应及时要求平台客服介入维权,必要时可向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了解空调清洗事项,开启清凉舒适生活

随着广东气温升高,空调清洗服务需求激增,建议消费者认准品牌官方售后或具备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商。

其中,购买服务时,应明确清洗部件(如清洗挡风板、过滤网、蒸发器等)、清洗工艺(如手工刷洗、高压冲洗、高温蒸气洗等)、质保内容(如洗坏赔偿)等核心事项;购买后应与清洗人员提前约定上门服务的时间,避免影响其他行程安排;清洗结束后应及时进行验收,重点检查空调能否正常运行,是否有异味等,在质保期内发现问题可与服务商沟通解决。

积极参与以旧换新,享受政府补贴优惠

" 五一 " 节假日期间,各类商品促销活动丰富," 以旧换新政府补贴 + 企业让利 "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惠。消费者可通过 " 广东粤焕新 " 微信小程序、电商平台 " 国家补贴 " 专区等渠道了解并参与家电、汽车、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及时更换 " 超龄服役 " 的老旧产品,减少安全隐患。

特别提醒的是,家装厨卫 " 焕新 " 无须预先支付全款,建议采用按工程进度分期付款模式,警惕商家以 " 享受补贴需先付全款 " 等话术诱导一次性支付全款,切实防范资金安全风险。

抵制过度包装商品,弘扬节俭消费新风

随着端午节临近,粽子等节令食品已开始上架销售,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坚持 " 重品质、轻包装 " 原则,更多关注配料表、生产日期等商品信息,按需购买避免浪费。

值得注意的是,应优先选择采用可降解材料、简约包装的商品,不追求奢华包装,拒绝为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买单;若发现违反 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的违法行为,应坚决抵制并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助力节日消费回归传统文化本源。

依法理性维护权益,留存凭证助力维权

节假日期间,市场需求旺盛,消费交易增多,容易产生消费纠纷。就餐点餐时要留意是否明码标价,提前询问清楚可能涉及的收费项目;结账时要仔细核对消费账单明细,避免被多收或误收餐费,对于商家没有事先告知且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收费项目,可以拒绝支付。

如遇消费纠纷,消费者尽量保持冷静理性,可先与商家友好协商,若协商不成,可拨打当地 12315、12345 热线或向全国消协智慧 315 平台、属地消费者组织投诉,寻求帮助。

此外,消费者要树立证据意识,无论外出旅游还是日常消费,都应主动索要并妥善保存各项消费凭证,以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呼吁广大经营者:在假期经营活动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切实履行质量保障、信息披露、公平交易等法定义务,畅通投诉处理渠道,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同时,消费者在粤消费可以认准 " 放心消费承诺单位 " 和 " 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 "。

文|记者 马灿 通讯员 粤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