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是一种培养医学人才的新模式,实际效果有待检验

4 月 29 日,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出轨事件受全网热议。该事件中涉事人董某毕业的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试点班(协和 "4+4")也登上了热搜,引起广泛讨论。有多名执业医师向记者表示,协和 "4+4" 是一种创新的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让本科没有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拥有了做医生的机会,但实际效果如何,有待检验。

湖南长沙一所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姜峰(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协和 4+4" 是一种培养医学人才的新模式。这里的 "4+4" 指的是 4 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 4 年的医学专业教育。

姜峰介绍,目前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需要临床本硕 8 年,从本科教育就开始学医,后续才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协和 4+4" 则打破了这个规则,允许本科是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参加医学专业教育,之后再进入职业医师的队伍。

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的一篇《北京协和医学院 4+4 集结计划》文章显示,自 2018 年以来,该校推动医学教育与多学科融合,意图招收多学科背景(文、理、工科皆收)、学科基础宽厚、热爱医学、个性心理特征适合学医、具备成为卓越医生潜质的优秀本科生,以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其生源要求条件为:本科毕业生(含往届)高校名录参照 QS、Times 和 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任一排行榜前 50 所,或 US News 文理学院排名前 10 所(2020 年更新数据);推免生高校名录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年数据)。

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包括通过英语 CET6 级或相当水平的英语能力考试,须通过笔试 + 多站式考试 + 专家面试的复试,以及复试前不小于 40 小时医院、诊所等医疗单位的志愿服务经验。

协和 "4+4" 培养模式在去年 11 月曾登上过央视报道,该报道称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试点班的 30 名学生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双一流大学,以及国外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排名前 50 的顶尖学校。

学生的本科专业均为非医学专业,包括心理学、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十多个不同专业。新闻报道称,"4+4" 模式是协和医学院为应对世界医学交叉学科发展探索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 2026 级本科毕业生春季批次招生简章,"4+4" 医学试点班 2026 级招生计划名额为 45 名。

记者发现,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等都有类似 "4+4" 培养模式的探索。

对于这些创新,舆论普遍持支持态度,但也有一些医学生质疑,本科四年没有学医,仅仅是 4 年的学习,毕业之后专业能力能否达标。另有刚刚在三甲医院就业的医学生告诉记者,有个别医院并不待见 "4+4" 学制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