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示弱已晚,三架专机齐抵中国,反击刚启动,中方拒绝停火
“纸老虎”这句话真是又一次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中方就是不给美国打个电话,特朗普可坐不住了,急着释放了上任以来对华示好的明确信号。不过,这时候美国已经错过了机会,三架专机已经抵达中国,中方的反攻已经开始了,这个时候要想休战,中方可不答应了。
22号那天,美国白宫的语气突然软化了,财长贝森特竟然向投资者透露,目前中美的关税僵局“撑不了了”,这俩庞然大物得想办法缓和一下关系。随即,特朗普也站出来表示,在贸易谈判时会对中国“特别友好”,甚至还打算“狠狠降”对华关税,争取和中国达成个协议。
从4月2日开始,特朗普挥舞着关税的大棒,心里美滋滋,想着通过这种手段让各国乖乖地打开大门,畅通无阻地接受更多美国产品,以此来平衡贸易。他还打算和各国搞个双向零关税,顺便找机会打压一下中国经济。可事实却是,跟四年前他第一次上任时的情况大相径庭。一方面,全球化分工的趋势下,美国依然保留着服务业和金融业这类看似高大上的职业,可特朗普想要促进制造业回流,但美国根本没有扎实的实业基础来支撑这些计划。
随着全球化这40年来的不断发展,整个局势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飞跃。像中国这种第三世界国家,正风风火火地崛起,顺便还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马上就要站到高端制造的巅峰,与美国一争高下。实力差距正在渐渐缩小,这让美国的威慑力降了不少,所以面对这次关税大棒,全世界似乎都显得特别有底气。
最关键的是,这回美国连以前的朋友们也不搭理了。特朗普那种无差别的加税政策,再加上对乌克兰的态度让人心里不爽,接下来谈判的失败更是让这些国家对美国产生了信任危机。所以说,欧盟、日本这些地方,直接明确表示不愿意配合美国,坚决不会把中国孤立起来。
特朗普对中国示弱的时机真是迟了,美国那边看起来是大势已去。就在22号,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肯尼亚总统鲁托还有日本执政联盟的齐藤铁夫相继到北京,大家都提到要深化和中国的关系,增强贸易合作。值得说的是,肯尼亚过去可是挺亲西方的,常常被当作西方在非洲扩展影响力的“桥头堡”。现在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肯尼亚总统选择来中国,里面的深意可想而知。
如今,中方的主动权是稳稳掌握在手里,反攻才刚开始呢。最近,外媒发现,早在特朗普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布局了。从今年1月中旬开始,中国就冻结了美国的大豆和玉米采购订单,还减少了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同时把目光转向了巴西、阿根廷等国,确保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再说说液化天然气,中国几个月前就停了从美国的进口,转而找中东的卖家,真是下足了功夫。
美国要休战,这听起来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关键在于,这不是他们说打就打、说停就停的事儿。特朗普一边说礼貌话,一边还威胁中国:“你们必须跟我们达成协议,否则就没法继续做生意。要是不达成协议,就得按我们说的来,因为我们才是定规矩的。”这明显不是谈判应该有的态度,所以中方就没打算和美国停火。
23号,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接表示,中方的立场非常清楚:我们不想打,但也不怕和你们拼到底;如果想谈,我们的大门随时都开着。美国一边嘴里说要和中方达成协议,另一边却不停地施加压力,这可不是和中方打交道的明智之举,更是“行不通”的做法。
如今,时间可不偏向美国这边啊,美股、债市和汇市都出现了罕见的“三杀”,全球的资本都在往外跑。特朗普手里的筹码越往后只会越贬值,趁着中方还没动真格的,美国还是赶紧找好自己的位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