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董袭莹“4 4”临床医学培养模不只离谱,还可能造成更大负面影响

董袭莹“4 4”临床医学培养模不只离谱,还可能造成更大负面影响

不二法门

“4 4”临床医学培养模式真的非常离谱,离谱到就算不是本专业的出身的人也能看到其中明显存在的问题。要知道笔者是一贯反对职业有专业壁垒的。医学专业就是专业壁垒最为严重的专业之一。不论任何职业,更为看重的应当是专业能力,而不是一些所谓的入门条件!不过“4 4”临床医学培养模式算不上对专业壁垒的突破。甚至有一些强化专业壁垒的作用。

首先我国医学培养模式,主要是本硕连读或本博连读两种方式。医学生至少有八年的学习经历,才可能参加医师考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那句“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笑话。允许其他专业毕业生学习医学专业,这一点笔者是完全赞同的,也非常反对现在这种医学专业封闭教育,拒绝外专业学生进入的现状。

可是,我们也要看到,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已经有五年本科学习经历的医学生,在医学专业知识上差距是非常大的。因此,需要对跨专业进入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特别的严格要求。至少要增加学习年限,提高教学要求,严格毕业标准。总之,你比别人学习专业的时间要晚,就要多努力。

可“4 4”临床医学培养模式的情况正好相反,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进入医学专业学习,学习时间反而比医学生用的时间还要少。难道说医学生们的智力有问题,别的专业只需要四年学习的知识,他们要学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根本就说不通嘛。要知道医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一直很高,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学生也都是经过高考考验的人才呀。

“4 4”临床医学培养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公开不透明不公平。不公开不透明,这很好理解。只怕要不是因为肖飞与董袭莹的事件,公众可能多数对于这种医学培养模式都不了解。社会面掌握这一培养模式的人都不多,很大原因就在于相关制度没有充分向社会公开。现在可好,不用专门公开,底裤都叫别人扒干净了。

说这个模式不公平,主要是指培养模式的招生不公平。协和也好,或是其他有教育职能的机构也好,都依法开展教学活动。中国的教育不是为某些自认为有“特权”的人群进行服务的。教育是公众服务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

协和的“4 4”临床医学培养模式,不是面向全社会,也不进行国家考试,更指定某一部分学校(很多是外国院校)。这些限制条件下来,就已经将具备受教育权的中国公民排除的七七八八了。

扭曲教育制度,限制公众教育权利,这才是董袭莹事件最大的问题所在。国家卫健委目前已经对肖董二人展开调查。不过,这更加剧了笔者的忧虑。肖董二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影响后果也是有限的。而教育部要是不介入调查,以后类似“4 4”临床医学培养泛滥,只怕平民子弟再无出头之日了!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