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约摩托车 ” 各地上线后爆火,网友:越来越黑了!
最近,我们发了条有关 " 网约摩托车 " 的简讯,引发了粉丝们的广泛讨论。
那评论区热闹的,各种角度都有!
简单感受下:

" 拿命打摩的? "
" 互联网平台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
" 比网约车还贵! "
" 摩托车有营运险吗,天天瞎搞。 "
" 这是嫌事故率太低了?网约车出的事故就够多了,本来摩托车就没几个遵纪守法的。 "
既然大家如此关注,狐妹今儿又详细了解了下。
这 " 网约摩托车 " ,是近期在全国各地的部分县城,悄然兴起的线上平台!
额 ...... 就是那个曾经被贴上过 " 黑摩的 " 标签的摩托车。

应该都见过?
很多地方摩托车载客,虽然是不被允许的操作。
因为摩托车便于停放、收藏,存在大量违章不处理、违法、水车、黑车等问题;且摩托车的高事故率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还有另外一面。
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摩的价格相对更低,加上走街穿巷灵活,一直是老百姓出行的 " 刚需 "。
毕竟不是谁都舍得叫网约车,更别说那些原本都没啥出租车的小县城。
也正是有需求,所以摩的这一行,就像野草一样,发展势头狂又野。
近期,名为 " 摩的一下 " 、 " 搭摩行 " 等线上平台突然在广东、湖南等地的县城上线。

跟网约车平台一样,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叫车,选择出发点和目的地,等司机接单。
狐妹看了下,这两家平台的运营模式大同小异,只是细节上个有热色。
计价方面," 摩的一下 " 简单粗暴,起步价 6 元 / 2 公里,每增加 500 米加 0.8 元;

另外,限载规定的是,一摩的限载一人(含司机共两人)。
安全要求,司机和乘客必须佩戴头盔,禁止超速、逆行、进入禁摩区域。
对于用户来说," 摩的一下 " 计价不存在太大浮动,还是挺好的;
而从司机角度,有个平台抽成 10% 的规定,所以如果订单不多的话,到手的收入也很少。
再来看 " 搭摩行 " ~
这个计价规则就复杂多了,可谓是精打细算。

常规时段,起步价 5 元 / 2 公里,超出后分短途、长途和时长计费;
特殊时段,早、晚、夜间等时段起步价在 4.6-7.5 元之间浮动。

其他限载规定,同样是一车一人;安全要求必须佩戴头盔,禁止危险驾驶。
从用户角度看,不同时段,同样的距离,很有可能差价去到 50% 。
这 ...... 总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啊。

总之,算下来,后者相对更贵。
不过还要多维度去看待网约摩托车,前面狐妹也提过,网友的槽点太多了。
最多的还是,安全隐患!
虽然平台要求戴头盔,但摩托车车主能提供的头盔,质量也令人堪忧啊;
另外也无法避免有司机为了多接单,一边骑车一边看手机的操作,安全隐患还是挺大的;
再来, " 黑摩的 " 也是存在的,尽管平台会通过 " 最短路线 " 计算车费,实在防不住个别绕远路,导致最终车费比预估高出不少,到时候你能上哪儿申诉哇;

而且这一行本来就没有服务标准,要是有下雨天、大件行李,要不要加价,全凭司机一张嘴;
最关键的是,相关部门就算会管超载、戴头盔问题,但不会直管灰色地带的运营问题,那乘客的权益保障问题,也是大问题。
还有哇,目前,不同城市对摩托车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有明令禁摩的,如长沙、深圳、郑州等地,曾明确规定禁止利用摩托车从事客运经营;

也有相对宽松的,如乐昌等地,只要求摩托车有牌证、限两人、戴头盔、靠右行、不超速、不闯红灯等等,对是否载客营运并无明确规定;
另外有些要看相关部门态度的情况也是有的,这些大多是不主动查,但只要出了事,就必定会严查 ......

所以从这些方面看,网约摩托车的处境,难免会遭受非议。
关于网约摩托车的合法性,大众的看法也不同。
有觉得需要参照网约车管理规定,平台、车辆、驾驶员都需要资质,不然就是非法营运;
也有觉得应该先发展、后规范,毕竟是能实实在在解决就业问题的;
还有认为最好折中的,不用一刀切禁止,可以在部分三四线城市进行规范化管理。
那从网友角度呢,网约摩托车上线后,也出现了评价两极分化的情况。

一部分,觉得便宜就是硬道理。
部分县城年轻人觉得,6 块钱能到县城任何地方,就已经很好了,真正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部分更认为,拿命省钱的行为其实很蠢。
摩托车事故率是汽车的几十倍,省那几块钱,都不够医药费的 ......
还有部分网友,直接对平台表示怀疑。
平台这种盈利模式是不是合规的呢?

例如,起步价低是为了引流,实际各种隐性收费?
又或者是不是在钻法律空子,等做大了再收割?
考虑到存在即合理,或许规范比禁止更重要。
如果能像网约车一样,明确平台责任,加强司机培训,完善保险体系,那是不是就靠谱很多了呢。
所以总的来说,网约摩托车的出现,是的的确确反映了县城出行市场的真实需求。
老百姓需要一种比步行省力、比打车便宜、比公交灵活的交通方式。
从这个角度看,它的火爆并非偶然。
但问题也同样明显。
安全如何保障?价格如何透明?责任如何划分?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网约摩托车很可能重蹈 " 网约车早期乱象 " 的覆辙,甚至因为更高的安全风险而遭遇更严厉的监管打击。
咱可以让子弹先飞一会儿,静待后续。
参考资料:
界面 · 新闻、印象网、摩的一下 / 搭摩行官方小程序、新浪微博及其他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