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力争量子领域企业达100家 安徽部署科技创新领域重点工作

4月16日,上证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奋发有为往前赶”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锚定“科学技术打头阵”“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走在前列”目标,安徽将在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体制新动能等方面抓好十大重点工作。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4月16日,上证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奋发有为往前赶”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锚定“科学技术打头阵”“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走在前列”目标,安徽将在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体制新动能等方面抓好十大重点工作。

据了解,2024年,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69%,居全国第7位,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天元”量子模拟器在全球率先取得重大进展,自研“天都”试验星实现我国首次绕月编队飞行,无精密掩模版蒸镀技术、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等打破国外垄断。

今年,安徽将着力抓好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研究制定出台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具体路径实施方案等牵动性工作,奋力突破战略科技力量、高能级创新平台、科技攻关、企业培育、科产融合、科技改革、金融赋能、区域协同及顶层规划等九大领域。

发布会上,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数次提到“量子科技”。今年以来,安徽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持续突破。3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科研团队等成功构建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再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20日,潘建伟科研团队等首次实现上万公里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道路。

吴劲松表示,2025年安徽要全力推进“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做好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启动量子计算研发平台等建设,谋划实施量子通信网络重大应用工程;持续开展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争创,推动组建量子通信、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培育发展量子科技、通用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全面推进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建设,力争全省量子领域企业达100家、专业人才达3000人。

围绕“人工智能 ”产业链的发展,安徽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招才引智,招智引财。”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陈龙胜表示,在夯实“人工智能 ”底层能力方面,着力提升算力调度平台服务能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开展垂类模型的研发,打造企业级场景应用模型。同时,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促进人工智能在工业、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当前,安徽省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和产业链关联企业分别为783家和1.2万家。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据悉,今年安徽将举办2025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全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等赛事活动,吸引国内知名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来皖发展。

在促进科产融合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陈龙胜回答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安徽聚力打造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2.0版,以“赋权企业”为重点,抓好跟踪服务和政策支持;此外,聚焦硬科技企业孵化和未来产业培育,省市将协同谋划建设一批顶尖孵化器,进一步贯通科技创新、转化孵化、企业培育、产业集聚全链条,促进颠覆性科技成果的率先转化和硬科技项目的加速孵化。

据了解,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将于4月26日至28日在合肥举行,当前科交会征集的科技创新成果近4000项,创自举办以来新高。“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高效对接,高质量举办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我们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对接国内外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和国内外知名的科技盛会。”陈龙胜说。(刘一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