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熊猫大赛”参赛者|技术赋能 让城市文化与科技创新深度交融
目前,“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入围终评的210件作品正在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角逐“最佳人气作品”奖项。记者注意到,在视频作品中,《AI熊猫·爱成都》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
《AI熊猫·爱成都》由四川省网络视听短视频专委会主任、百花奖导演张静婧带领团队用了近一个月时间精心打磨而成,该视频通过将科技与文化深度交融,既反映出了成都的科技发展,又展现了蜀地文化的深厚底蕴。
据张静婧介绍,该作品以大熊猫圆圆的成都之旅为主线,通过多个场景生动展现了成都的科技魅力与人文情怀——在火锅店中,圆圆体验了由青铜面具熊猫服务员端来的特色锅底;在玉林路上,街边机器人弹奏的电子古筝声与路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让他深切体会到了成都的温暖与繁华;在人民公园里,“机器人大妈”带领大家跳广场舞的场景让人忍俊不禁;戴上VR眼镜,圆圆还来到了成都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亲眼见证三星堆超级芯片的诞生……“成都是一座有着蓬勃向上生命力的城市,科技创新活力足,文化资源丰厚,所以我们将视频的主题设定为‘人文成都’和‘科技成都’。”张静婧告诉记者,视频主要亮点就在于未来科技与巴蜀文化的碰撞,无人机组成的川剧脸谱、机械熊猫啃竹子等场景,呈现出一个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前卫的成都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该视频是运用AI技术进行生成的,同时对于细节的处理,张静婧团队始终坚持精益求精。视频中,熊猫圆圆穿的衣服上的“蜀”字运用了蜀绣元素,为了将细节呈现好,仅设计“蜀”字,团队就耗费了3天。“我们团队一直在深耕智慧影视赛道,希望借助前沿技术赋能视听行业革新,打造出巴蜀影视精品,将成都的人文风情和城市特质创新性地展现出来。”张静婧说,“我们愿意用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擦亮成都‘熊猫家园’的城市名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当然,我们期待更多AI创作者能够加入进来,共同书写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篇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雅婷 视频 受访者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