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关税重击,全球旅宿市场 “大洗牌”开启
文 | 迈点
北京时间2025年4月9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达104%的关税,瞬间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
关税风暴席卷全球
在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背景下,贸易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加征关税政策,可谓史无前例。
2025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场席卷全球的关税风暴迅速升级。
2月1日,美国率先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这仅仅是开端。
仅仅一个月后,3月4日,加征范围进一步扩大至钢铁、铝制品等领域。
到了4月2日,美国宣布实施“基准关税 对等关税”的双层关税体系,通过加征关税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其中,中国被加征34%的关税。此外,欧盟被加征20%的关税,日本24%,韩国25%,越南46%。
而据白宫最新消息,美国于美东时间4月9日凌晨12:01(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征关税正式生效,高达104%,远超之前50%的预期。
此次关税调整覆盖范围广,规模大、强度高,堪称全球贸易政策领域的一场 “大地震”。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尖锐指出,特朗普关税计划的规模甚至超过了1930年的关税,而后者“加剧了大萧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一针见血:美方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经济霸凌。
当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竖起贸易壁垒,旅游住宿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美国旅宿业:寒意阵阵
美国的贸易政策和移民政策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不满,一些国家的民众对赴美旅游持谨慎态度。
根据研究公司“旅游经济学”(Tourism Economics)的报告显示,2025年赴美外国游客数量预计将下降5.1%,远低于之前预测的增长8.8%。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2月赴美外国游客人数同比下降2.4%,其中来自非洲的游客数量下降9%,亚洲下降7%,中美洲下降6%。
这其中,加拿大赴美旅游人数锐减。特朗普多次称加拿大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还对其实施关税,挫伤了加拿大人赴美旅游的热情。
加拿大统计局3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通过公路前往美国的旅客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同期前往美国的航空旅行人数下降了2.4%。
美国旅游协会(USTA)警告称,如果加拿大入境旅游人数减少10%,可能造成21亿美元的损失;若减少20%以上,美国将遭受超过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中国曾一度是美国入境游市场的“最大金主”。2019年,中国游客赴美数量达283万人次,在美国的消费总额超过了300亿美元,占美国旅游消费总额的13%,对美国的旅游收入贡献最大。
疫情后,经过几年的缓慢复苏,2024年中国赴美游客人数达到139.9万人次,但也仅为2019年的55%。加征关税后,要想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可谓遥遥无期。
国际上赴美旅游人数减少,直接导致美国的酒店住宿需求降低。尤其是依赖国际游客的酒店,以及位于旅游热点城市的酒店,受到的冲击尤为突出。需求减少,酒店之间为了争抢有限客源,竞争将变得更加白热化。
中国出境游:另觅他途
美国关税政策使得中美关系趋于紧张。美国国内通胀问题日益严重,物价飞涨,进一步拉高了赴美旅游成本。
此外,特朗普政府的签证收紧政策也增加了赴美旅游的难度,审查范围扩大、审批流程拉长、拒签率上升,使得许多中国游客的赴美计划搁置或取消。
赴美旅游及消费的意愿大幅降低,部分中国游客将出境游目的地转向欧洲、日韩以及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
其中,日本凭借短途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2024年,中国大陆访日游客人数为698.12万人,占访日外国游客数的18.9%。2025年4月13日大阪世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日本的旅游热度;2024年,欧洲市场逐步回暖,赴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的中国游客数量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2025年,中国赴欧洲旅行呈现持续升温态势,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探索欧洲小众旅游目的地;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选择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
此外,截至2025年,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公民开放免签或落地签政策,涵盖亚洲、欧洲等多个地区,为中国游客出境游提供了更多便利选项。
酒店供应链:重构和调整
一方面,高额关税导致美国酒店的国际采购材料成本增加。以家具为例,美国从中国进口酒店家具的成本因关税政策而直接翻倍,这使得美国酒店行业的装修、翻新和开发成本大幅上升。许多跨国公司不得不将生产和供应链从传统的低成本国家(尤其是中国)迁移至其他低关税地区。
另一方面,此前随着国内酒店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众多具备实力的供应链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这一系列关税政策落地后,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呈直线飙升,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企业被迫重新权衡利弊,调整战略布局。
部分企业选择深耕国内市场,挖掘国内消费潜力,或是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寻求新的增长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及新兴市场的竞争,促使行业洗牌加速。还有部分企业或许会通过价格调整,将部分新增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不过这一策略也面临着市场接受度的考验。
这场由美国发起的关税风暴,已然在全球旅宿市场掀起惊涛骇浪,无论是美国旅宿业的低迷,还是中国出境游的转向,亦或是酒店供应链的重构,都在警示着世界:单边主义的贸易行径,最终只会让多方陷入困境。
但困境之中亦有转机。毕竟,旅游和住宿业的本质,是连接人与人的体验。关税抬高了门槛,但不会消灭人们对探索世界的热情。
面对关税带来的挑战,旅宿业从业者们必须更加灵活地调整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品质。无论是咬牙适应成本的中小企业,还是灵活转身的玩家,最终能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把“全球化韧性”刻进DNA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