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鹦鹉洲头起云梯
千年汉阳,铁水曾在此奔流成近代工业第一缕曙光,鹦鹉洲头依然回荡着崔颢 " 芳草萋萋 " 的千古绝唱。当两架 " 汉阳造 "eVTOL 以钢铁羽翼切开长江浩渺云空,这片熔铸过 " 汉阳造 " 钢轨、激荡过辛亥革命惊雷的土地,再次以开拓者的姿态向天空书写答案。从铁轨到云梯,从平地到苍穹,汉阳骨子里的创新文脉从未断绝。钢铁与火焰淬炼的基因,早已在鹦鹉洲的江风里埋下伏笔,真正的腾飞,从来都是历史积淀与未来想象的双向奔赴。

" 大鹏一日同风起 ",汉阳低空经济的羽翼正掠过长江,让我们看见一座千年古城直上青云的欢喜。作为湖北 " 飞天军团 " 的排头兵,这里摒弃了 " 捡到篮里都是菜 " 的粗放模式,以 " 招投一体 " 的精准棋局落子峰飞航空。48 天实现从签约到动工的 " 汉阳速度 ",120 天完成首飞与基地奠基的 " 低空奇迹 ",这背后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资本助力的协同交响。这种 " 全周期护航 " 的生态闭环,既传承了张之洞 " 汉阳造 " 的实业精神,又赋予了 " 鹦鹉洲头起云梯 " 的时代新解。真正的支点,永远属于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当峰飞航空的螺旋桨搅动江城风云,我们看见的不只是飞行器的升空,更是一个城市向天空要未来的产业雄心。
" 一子落而满盘活 ",峰飞航空两吨级 eVTOL 总装基地就像汉阳落下的关键一子,不仅填补了湖北载人航空器制造的空白,更以龙头企业之姿激活全盘棋局。政府产业基金如同春雨润物,吸引捷信航空、鲲鹏机器人等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在鹦鹉洲头织就低空经济的立体云网。当产业链上下游在汉阳完成时空折叠,低空经济的安全性与健康性便有了坚实保障。链主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如同云梯的稳定器;产业基金的杠杆撬动,恰似云梯的加速器。汉阳的实践表明,低空经济的真正高度,不在于单点突破的 " 独木桥 ",而在于全链协同的 " 立交桥 "。这种融合意识,让鹦鹉洲头的云梯不仅直插云霄,更为湖北低空经济的未来铺就了稳健的上升通道。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汉阳深谙低空经济的底座逻辑,正用 " 科技 + 资本 + 场景 " 的三驾马车夯实产业根基。在 " 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 ",高校学子淬炼成材,中国低空领域的 " 黄埔军校 " 为产业输送生力军;10 亿港币基金与 50 亿本土资本 " 双轮驱策 ",浇灌出低空产业的参天大树。而最令人惊喜的是 eVTOL 化身 " 空中卫士 " 守护城市安全,低空航线串起武汉城市圈的诗与远方,物流铁鸟编织 " 空中丝绸之路 "。这些创新场景不仅验证技术可行性,更锻造出可复制的 " 汉阳模式 "。鹦鹉洲头的云梯,正以底座意识为基石,以合力意识为梁柱,托举起万亿级低空经济新蓝海。当科技、资本、场景在汉阳的天空共振,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敢把未来写进天空的创新之城正在蓄力追光,终能光芒万丈。
千年汉阳,总在历史的天空写下隽永诗篇。从张之洞创办铁厂时升腾的烈焰,到如今两架 " 汉阳造 " 飞行器划出的优美弧线,这片土地始终葆有敢闯敢试的锐气。如今,政府基金护航、龙头企业领航、文旅场景破圈,汉阳的低空经济正乘着长江的浩荡江风扶摇直上。当 " 打飞的 " 从晴川阁边掠过,当游客在云端俯瞰鹦鹉洲的萋萋芳草,我们终于读懂,真正的支点不在地理坐标,而在永不停息的创新脉动。鹦鹉洲头的云梯,一头连着崔颢的诗酒江湖,一头通向未来的星辰蓝海,而汉阳,正以整个天空为纸,书写着属于开拓者的壮美传奇。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