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生来啦》邀请仲明惟主任为你支招科学减重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啤酒肚” “水桶腰”的困扰?先减肥却不知如何入手,亦或减肥没有效果?今天,由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与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树兰(济南)医院冠名播出的《大医生来啦》节目特别邀请到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仲明惟主任,为我们深入讲解如何科学减重,共同呵护我们的健康。
肥胖成因:多因素交织的 “困局”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多年前就已将肥胖列为疾病,并且在十大慢性疾病中位居首位。从医学角度来看,肥胖意味着体内脂肪过度堆积,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脂肪大量堆积会干扰身体的代谢系统,使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异常波动,增加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肥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占据重要地位。肥胖具有家族聚集性,基因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脂肪存储和消耗机制。某些基因会使人体对高热量食物的代谢速度变慢,年轻时代谢旺盛可暂时消耗多余热量,但随着年龄增长,代谢下降,“肥胖隐患” 便会显现。
饮食习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现代社会高热量食物无处不在,零食、快餐、甜饮料含有超高热量,长期食用易导致营养过剩,且缺乏人体必需营养成分,造成营养不均衡,进而引发肥胖。
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与肥胖相关。现代人久坐不动,体力活动减少,摄入热量无法消耗而转化为脂肪堆积。此外,心理因素也在肥胖形成中起作用,人们面临负面情绪时,常通过吃东西缓解,导致热量摄入过多,推动体重上升。
判断肥胖:科学标准不可或缺
除了直观的体型感受外,医学上有科学的判断标准。BMI 指数是国际常用衡量指标,正常范围在 18.5 - 23.9 之间,24 - 28 为超重,超过 28 要警惕肥胖症。
腰围也是评估肥胖的重要指标,中国男性腰围大于 90cm,女性大于 80cm,可能存在中心性肥胖问题。另外,借助体脂秤可了解身体脂肪含量,全面评估身体状况。
肥胖危害:不同人群的 “伤痛”
对于成年人来说,肥胖是慢性疾病的 “导火索”。它增加患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还会对关节造成额外负担,引发骨关节病等问题。肥胖人群患二型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数倍,且肥胖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居高不下。
对于青少年,肥胖危害更深远。在身体发育方面,肥胖可能导致骨龄提前发育,影响成年身高。同时,还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胖孩子在学校易因体型问题遭受嘲笑和排挤,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
减肥方法:科学选择是关键
调整饮食习惯十分重要。一日三餐应规律,定时定量,晚餐不宜太晚,建议在晚上 5 - 7 点之间进食。进食顺序上,先吃蔬菜增加饱腹感,接着摄入蛋白质类食物,最后吃主食,且选择全谷物。
运动也不可或缺。应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能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脂肪燃烧;无氧运动如力量训练可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在家利用哑铃或矿泉水进行简单阻抗运动,长期坚持也有效果。
此外,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影响身体代谢和激素水平,导致食欲调节激素分泌异常,增加进食量,还会影响脂肪代谢和存储。成年人应保证每天 7 - 8 小时睡眠,青少年需更长时间。
中医的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可作为辅助手段。针灸调节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中药综合调理身体,但不能替代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重度肥胖患者,体重指数达到 32.5 以上或合并代谢综合征等疾病时,在专业医师评估且患者能遵守生活管理方案的前提下,切胃手术是一种选择。不过术后仍需严格生活管理,否则体重易反弹。
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急于求成选择过度节食、服用不明成分减肥产品,只会让身体承受不必要的伤害。正如《大医生来啦》节目中专家强调的,唯有秉持耐心与毅力,遵循科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减重。日常生活里,我们也要践行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从源头预防肥胖。若减肥遇阻,及时向专业医生求助,才是正确选择。你在减肥路上有哪些心得或困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一起科学减肥,拥抱轻盈健康的生活!
医生简介
仲明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代谢病外科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智能装备技术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秘书
肥胖防治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副主任
山东省医师协会减重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
《大医生来啦》节目由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和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音乐生活中心联合主办树兰(济南)医院冠名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