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煤价“过山车”,陕西火电巨头稳赚30亿

2024 年,陕西能源营业收入达 231.56 亿元,归母净利润 30.09 亿元,连续三年增长。

其亮眼表现源于煤电装机量的扩大和煤炭业务的增长。

2024 年末,煤电装机总规模 1725 万千瓦,煤炭核定产能 3000 万吨 / 年。尽管 2025 年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有所下滑,但煤电一体化布局使其抵御了价格波动影响。公司还通过收购与拓展,加大项目储备。

陕西能源相关人士表示,其煤电联动机制平滑了价格波动,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

每经记者 张文瑜      西安      每经编辑 贺娟娟

受上游煤炭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多数火电企业不是赚得盆满钵满,就是亏到怀疑人生,陕西能源(001286)却主打一个 " 稳 " 字。

譬如 2021 年,煤价大幅攀升至历史高位,燃煤电厂普遍陷入亏损时,其依然实现了较好的利润水平。2022 年,煤炭价格逐渐平稳,加之电价中枢不断上移,陕西能源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5 倍。

2024 年,陕西能源营业收入达到 231.56 亿元,同比增长 19.04%;归母净利润达到 30.09 亿元,连续三年增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2025 年以来,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张,下游用电需求却呈现疲软态势,双重压力下,火电电量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受此影响,陕西能源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营利双增背后

陕西能源是陕西省属煤炭资源电力转化的龙头企业,主要经营业务为火力发电、煤炭生产和销售,2023 年 4 月登陆深交所主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231.56 亿元,同比增长 19.04%;归母净利润 30.09 亿元,同比增长 17.73%。

拆解业绩来看,陕西能源亮眼表现背后,主要为在能源产能布局上的持续发力。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煤电装机总规模为 1725 万千瓦。其中,在役装机 1123 万千瓦,在建装机 402 万千瓦,核准筹建装机 200 万千瓦。清水川三期、延安热电一期等项目投产,新增装机 205 万千瓦。

煤电装机量的不断扩大,带来的规模优势正逐步显现,有望直接增厚公司业绩。报告期内,陕西能源电力业务发电量为 530.43 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 176.67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9.62%,占总营收的 76.30%。

截至目前,陕投商洛电厂二期、陕投延安热电二期、信丰电厂二期等在建项目正在逐步推进。

煤炭业务上,报告期内,公司原煤产量 2356.28 万吨,自产煤外销量 803.88 万吨,煤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8.55%,占到总营收的 21.00%。

产能方面,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公司核定煤炭产能共计 3000 万吨 / 年。其中,已投产产能 2400 万吨 / 年,在建产能 600 万吨 / 年。

每经记者注意到,在保障陕西省内电力供应的同时,陕西能源通过陕武直流、宝德直流、吉泉直流、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等通道为国内其他地区供应电力,42.43% 的煤电机组为 " 西电东送 " 配套项目。

来源:VCG41N1402707105(图文无关)

行业层面来看,受煤炭价格下降的影响,2024 年火电企业盈利能力复苏成为普遍现象,但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尤其是风电、光伏装机量逐年攀升,使得传统火电在电力供应结构中的占比面临挑战。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 7433 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 14.82 亿千瓦。其中,风电 5.36 亿千瓦,光伏发电 9.46 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14.51 亿千瓦。

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

不过,由于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特点,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仍将持续。煤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支撑,将逐步由基础性电源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变。

向省外拓展

作为发电、煤炭两手抓的能源龙头,在实体的煤电资产上,陕西能源主要通过下属清水川能源、赵石畔煤电、商洛发电、渭河发电等项目开展电力业务,同时通过下属凉水井矿业、清水川能源等项目开展煤炭开采业务,长期在本土深耕。

但近年来,陕西能源向外扩张意图明显。

如 2023 年,陕西能源完成了对新疆潞安协鑫准东能源有限公司 46% 股权的收购,其投资建设的江布电厂 2×660MW 机组于 2023 年 9 月实现 " 双机双投 "。

2024 年 6 月,陕西能源竞得钱阳山煤矿采矿权,新增煤炭资源 10.2 亿吨,夯实原料自给能力。根据年报披露,该项目公司陕能庆阳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已于年内成立,有利于加快开发建设钱阳山煤矿。

随后,陕西能源完成了对信丰能源 51% 股权的收购,新增煤电装机 200 万千瓦,其投资建设的信丰电厂二期 2×1000MW 机组于 2024 年 8 月正式开工。

图片来源:信丰之窗

于陕西能源而言,收购与自身业务高度相关的优质煤、电项目,或将进一步加大项目储备,抢占电力市场份额。

" 煤、电现在都是稀缺资源,想把业务版图做大,手里必须得先攥住资源。" 陕西能源相关人士向每经记者坦言," 目前煤电项目面临着资源获取、资金投入和环保合规等多重壁垒,不仅建设成本高昂,且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凭借经营理念、管理基础以及煤炭协同的潜在资源优势,陕西能源在跨区域项目拓展中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据每经记者了解,信丰电厂二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 100 亿度,抢占华东电力缺口市场。有利于江西省电力能源结构优化,提升电网稳定性和赣南电力供应水平,同时也将扩大陕西能源的装机规模和增厚业绩。

钱阳山煤矿的开发,则释放甘肃煤炭富足区产能,提高原料自给率,增强公司在区域市场竞争力。

" 因为准入门槛高,所以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且能源行业技术迭代周期长,短期内难以出现颠覆性技术变革,这一特性使得陕西能源的资产减值风险显著低于其他技术更新快速的行业,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 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煤电一体化布局

煤电资产储备之外,陕西能源的另一大看点是 " 煤电一体化 "。

要知道,煤炭作为燃煤发电成本的核心要素,占比通常在 70% 左右,煤炭价格的波动往往左右着煤电企业的业绩,行业深受此影响。

如 2021 — 2022 年间,煤价的飙升让多家火电企业陷入巨额亏损的泥沼;到了 2023 年,煤炭价格大幅回落,火电企业的业绩才得以回暖。

作为较早聚焦 " 煤电一体化 " 的传统能源企业之一,依托自有煤矿保障燃料成本优势,陕西能源煤电联动机制平滑价格波动,抵御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周期的不利影响。

2021 年至 2023 年,陕西能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4 亿元、24.72 亿元,25.56 亿元。

此外,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向来被认为是最具综合效应的运营模式,即在原煤产地建设坑口电站,不仅减少煤炭运输成本和公共资源占用,同时能够切实降低电力企业备受煤炭价格波动和保障不足产生的影响。

根据年报披露,截至 2024 年年底,陕西能源煤电一体化及坑口电站装机占比达到 61.57%,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高。

其中,电力装机规模达到 1725 万千瓦(含在建及筹建项目),煤炭核定产能 3000 万吨 / 年(已投产 2400 万吨 / 年),另有丈八矿井、钱阳山矿井两个筹建煤炭项目,公司煤炭、电力资源协同度高。

报告期内,陕西能源煤炭和电力规模梯次增长,总体呈动态平衡。

得益于不错的业绩表现,陕西能源在 " 分红 " 上也颇为大方。

2024 年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60 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金额达 13.5 亿元,包括中期分配在内,2024 年合计派现总额 15.38 亿元,派现占净利润比例为 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