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影响你飞黄腾达的不一定是能力,可能是1个致命习惯!
千万不要把你的秘密告诉好朋友,也千万别向任何人透露你的底牌,否则,你的秘密很可能会被公开,而你的底牌也可能成为伤害你的双刃剑。
《资治通鉴》中有一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请务必保守你的秘密,保守秘密就是保护自己。
在唐玄宗时期,有一位名叫王毛仲的将军,他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家奴,在李隆基跟太平公主的权位争夺战中立了功,因此被封为霍国公,实封 500 户。
可以说,王毛仲原地起飞!从一个卑微的家奴,一跃成为人人敬畏的帝国功臣和当朝显贵。

出身低微的小人物,在骤然登上高位后,往往会逐渐变得独断专横、飞扬跋扈。
王毛仲也不例外。
他身居要职,军队中的一些将领也依附于他,也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趋势,这让唐玄宗感到不安,但考虑到王毛仲多年追随自己,一时也没有合适的借口收拾他。
唐玄宗的烦恼,自然逃不过臣子的眼睛。
王毛仲的势力日益壮大,与其他将领交往甚密,王毛仲的女儿即将出嫁,而亲家正是龙武将军葛福顺。两位将军联姻,强强联合,这让唐玄宗更加寝食难安。

这时,吏部侍郎齐瀚察觉到了唐玄宗的忧虑。他抓住机会向唐玄宗进言:" 王毛仲和葛福顺都手握重兵,两个人再联姻,这恐怕不是好事。王毛仲本是小人,宠信过度往往为非作歹,不如趁早除掉,以绝后患。"
不得不说,齐瀚不愧是搞人事的(吏部侍郎),搞起人来确实有一套。
齐瀚的目光相当犀利,不仅看透了唐玄宗的心思,也预见到了朝堂未来的风险。
唐玄宗听完齐瀚的话,深以为然。他对齐瀚说:" 我明白你的心意了,但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我得找个合适的方法来处理他们。"
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认可,齐瀚备受鼓舞,觉得自己的判断得到了肯定。
老板这是把自己当心腹呀!
齐瀚又补上一句:" 这事儿您可别跟别人说。咱们俩一定要注意保密,不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唐玄宗听了,对齐瀚说:" 你说得不错,就是这个道理。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坚决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齐瀚看到唐玄宗跟自己说出来这么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自然也是心花怒放,觉得自己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将来登上宰相的宝座也未尝不可,他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但是,回到家后,齐瀚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的好朋友大理丞麻察犯了错误,被唐玄宗降职,打发到外地去了。
齐瀚听了之后,心情也变得低落。他跟麻察向来关系亲近,麻察可以说是他最好的朋友。朋友遭难,自己心情自然也不好。
这一天,麻察要离开长安了。
齐瀚到长安城外,为麻察摆酒饯行。
几杯酒下肚之后,麻察的眼泪,像不要钱一样,哗哗地流了下来。
毕竟离开长安之后还能不能回来,那可说不好了,人在仕途,风险难测呀!
齐瀚看到老朋友如此伤心,觉得自己有必要安慰一下麻察。
齐瀚对麻察说:" 兄弟放心好了!将来哥们儿一定努力把你给调回来。哥们现在也是老板的心腹了!"
麻察一听,很是纳闷:" 你怎么就成了老板的顶级心腹呢?你又不是王毛仲那种家奴出身,跟老板的关系没那么亲近吧?"
看到老朋友不相信自己的话,还质疑自己,齐瀚忘了跟老版唐玄宗的约定,嘴巴没个把门儿,对麻察说道:" 王毛仲,他算哪棵葱!你放心吧,王毛仲兔子尾巴长不了的。我跟老板谏言,要想办法除掉他,老板也认可了…… "
齐瀚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他跟唐玄宗的对话透露给了麻察,还告诉麻察自己将来必然是老板跟前的红人,将来一定会想办法把麻察调回来。
不过,齐瀚在说完这番话后,也叮嘱麻茶:" 千万不要再透露给别人了,你放心去赴任吧,过不了多久你就回来了!"
麻察自然也是感激万分,对齐瀚千恩万谢,这才踏上了赴任的旅途。

但是,万万没想到,麻察走了没多远,就返回长安,面见唐玄宗,一五一十地把齐瀚说的话又告诉了唐玄宗。
唐玄宗听了,自然也是非常生气:" 齐瀚这孙子,真是嘴没个把门儿的。你自己先提出来的要保密,最后你却先泄密了,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这是什么?这是没有把老板的话当回事啊!
这种话真要泄露出去,那还不把王毛仲给逼反了呀!
基本保密原则都不能坚守,说话还不考虑后果,这样的人能成为心腹吗?自然不能!
唐玄宗一怒之下,立刻宣齐瀚进宫。
傻乎乎的齐瀚还以为有什么好事等着自己,但是,一见到唐玄宗,就被一顿臭骂:" 你担心我不能保密,却又把这事儿泄露给麻察。这就是你所谓的保密吗?难道你不知道麻茶这人德行有亏,根本靠不住吗?你可真是长了个猪脑子!"
这时,齐瀚才恍然大悟,自己遇人不淑,被好朋友给出卖了,自己也闯下了滔天大祸,赶忙磕头请罪。
唐玄宗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毕竟齐瀚差点给自己惹来大麻烦。
当年秋天,唐玄宗把齐瀚贬为高州良德县丞,麻察降为寻州黄化县尉,将两人全部贬到外地,担任小官。理由很充分:说将相的坏话,离间君臣关系。

这段故事读完,真是令人唏嘘!齐瀚好不容易有机会让老板另眼相看,但是,一眨眼就又被老板贬到底层!人的命运,真是变幻无常!
虽然说,齐瀚令人叹息,但是,齐瀚有此下场,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要想成为领导的心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管住自己的嘴巴!
齐瀚流泪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不要乱说,不要四处炫耀你跟领导的事,越私密的话题越要保守,千万不要四处宣扬,这样只会惹恼领导,让你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同时,齐瀚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把你的秘密告诉你的好朋友,因为你的好朋友未必靠得住。说不准,你的秘密就会被朋友当作筹码,转身就把你出卖,换取他自己的富贵和地位。
我们一定要谨记,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底牌透露给别人,因为你的底牌也可能成为伤到你的双刃剑。
这些都是历史教训,是用鲜血换来的经验。
与人相处,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牢记: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没有谁是完全靠得住的。
你觉得是这样吗?
更多《资治通鉴》的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作者: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