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湾芯展刚收官 明年展位几乎已抢空
本届展会突破传统展区划分模式,以“核心领域+特色赛道”的差异化布局,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全覆盖。
10月17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2025湾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收官。本届展会以“芯启未来智创生态”为主题,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汇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全球TOP30企业。展期三天累计接待总量达到11.23万人次,参展企业集中发布年度新品数约2500件。
发布会从技术秀场
升级为产业趋势“风向标”
记者了解到,本届展会突破传统展区划分模式,以“核心领域+特色赛道”的差异化布局,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全覆盖。同时,组织大湾区重大产业项目集群以及中芯国际、三星、SK海力士、华润微、长江存储、盛合晶微、比亚迪、富士康、大疆等头部企业专业采购商与参展企业精准对接。
2025湾芯展以“技术突围”为核心,搭建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黄金秀场”,杭州中欣晶圆的半导体硅晶圆(单晶硅锭)、安徽博芯微的加热型双通道Showerhead喷淋头、宁夏盾源聚芯的刻蚀用硅部件SiParts、芯丰精密先进封装用全自动晶圆修边设备、阿里达摩院玄铁系列RISC-V处理器及应用方案、深圳微合科技的5G物联网芯片及应用方案等首发亮相,把打破“卡脖子”从口号落地为产业实绩,将湾芯展新品发布会现场从技术秀场升级为产业趋势的“风向标”。
三大核心展馆
已完成95%预售面积
另外,本届湾芯展市场化对接成效显著,主办方前期通过官方渠道精准触达行业群体,展会期间推出的供需双方一对一邀约及专场对接服务,吸引中芯国际、三星、SK海力士、华润微、长江存储、盛合晶微、比亚迪、富士康、大疆等约5000名头部企业专业采购商参会。美国应用材料、日本东电、德国默克等国际知名企业积极参展,实现国内外产业资源的高效连接,让技术、资本、人才、市场不再单点存在,而是形成持续滚动、协同进化的“朋友圈”。据悉,本届展会吸引了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和机构参与,国际“芯朋友”的加入。
2025湾芯展以其卓有成效的平台价值,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6湾芯展展位预订迎来高峰。截至目前,已有超600家企业锁定参展席位,三大核心展馆已完成95%预售面积。国际巨头应用材料、KLA、TEL等与国内龙头北方华创、拓荆、盛美半导体等如期续约。湾芯展用真金白银的成绩单,让“好席位”成为产业未来一年紧俏的“芯”资产。
龙岗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态促进中心揭牌
聚焦操作系统领域全力打造“鸿蒙之区”
深圳龙岗再添产业新引擎!10月17日,“深圳市龙岗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态促进中心”揭牌。这个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操作系统两大关键领域的专业机构正式落地,将为龙岗抢占信息技术产业制高点增添“硬核力量”。
作为全国工业百强区“七连冠”,龙岗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快速,产业生态系统化程度高,产业规模急剧增长,是深圳市该产业基础最好且产业链最完备的行政区。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龙岗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到1131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40%。在2025年湾芯展上,方正微、鹏进高科、启云方等一批业界优秀企业参展,展现龙岗产业实力。
同时,龙岗区在操作系统领域成果显著,联合龙头企业合作打造全省首个“工业软件及工业云攻关基地及新型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顺利推动“1+1+2+N”(一基地+一基金+两政策+多园区)落地。目前,龙岗区正全力打造“鸿蒙之区”,其中坂田作为全市核心集聚区、大运作为全市产业集聚区,努力实现鸿蒙产业化、产业鸿蒙化。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半导体芯片与操作系统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双基石”,战略价值愈发凸显。此次新机构成立,旨在破解“卡脖子”难题,破解“缺芯少魂”困境。此举也将有力推动龙岗区产业能级跃升,为全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带来显著增量。
新机构将扛起关键使命,不仅负责两大领域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更聚焦四大核心职责发力,为深圳罗山科技园、“鸿蒙之区”高标准建设保驾护航,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宝安区32家企业机构组团亮相湾芯展
核心动力+底层支撑生态链接+产业矩阵
本届湾芯展,宝安区32家企业机构组团亮相,构成覆盖半导体产业链的材料、设备、设计、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的强大矩阵。作为深圳的制造业大区和产业重镇,宝安在广东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战略蓝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恒运昌的“核心动力”,到电子材料院的“底层支撑”,再到爱协生科技的“生态链接”,一条自主、完整且充满活力的国产化链路正在大湾区加速成型。
如果说先进的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是芯片制造的“躯干”,那么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便是驱动其运行的“心脏”。长期以来,这颗“心脏”的搏动节奏,由美国MKS和AE两大巨头牢牢掌控。在本次湾芯展上,来自深圳宝安的“隐形冠军”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运昌”),让业界看到了这颗“中国心”的强劲脉动。其展出的最新一代Aspen与Basalt系列产品,已可支持7-14纳米先进制程,意味着国产半导体设备拥有了自主可控的“动力源”。
“过去,我们常常面临的窘境是,基础研究成果斐然,但产业界却用不上。”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简称“电子材料院”)负责人在展会现场,道出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普遍痛点。那么,如何破局?记者向电子材料院对外合作办主管王可请教其解决方案时,便体验了一场“硬核科普”。他解释道,为了不让前沿研究束之高阁,电子材料院独辟蹊径,构建了从“材料研发-分析检测-中试生产-应用验证”的全闭环平台。电子材料院的成功,是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的一个缩影。作为首家落户宝安区的应用型基础研究机构,它的使命就是精准对接并服务于这片电子信息产业的热土,将源头创新能力直接注入产业肌理。
芯片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生态的竞争。在本届湾芯展上,一个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共同构建的协同创新生态,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湾芯展现场,国产芯片设计企业深圳市爱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爱协生科技”)的展台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驻足。记者在现场看到,爱协生科技展示了其最新的TDDI(触控与显示驱动集成)芯片系列产品。作为芯片设计环节的代表,爱协生科技展出的高集成度显示驱动芯片、音频功放芯片、触控驱动芯片,以及电源管理芯片,体现了其扎实的设计功底。而这份底气的背后,不仅凝聚着爱协生科技扎实的研发技术与产业积累,更离不开与南方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所提供的前沿助力。
采写:南都记者张艳丽颜鹏潘莹瑜
摄影:南都记者刘有志赵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