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特朗普关税政策急转弯:6万亿美元美债压顶下的“缓兵之计”?

特朗普关税政策急转弯:6万亿美元美债压顶下的“缓兵之计”?

搁浅的流年

一、美债危机与市场恐慌:关税延期的经济动因

2025年6月,美国将面临高达6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压力,这一规模占当前未偿美债总额的15%。若无法顺利找到新买家,可能引发美债信用评级下调甚至流动性危机。而近期市场已显端倪:4月初,中国宣布反制关税后,美国国债遭遇大规模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4.5%,创2007年以来新高,反映出市场对美债信用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传统盟友日本近期连续减持美债,成为抛售潮中的“领头羊”。这一举动不仅加剧了美债市场的动荡,更暴露了美国财政政策的国际信任危机。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此时宣布对75个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本质是为美债续命争取喘息空间——通过缓和贸易摩擦稳定投资者信心,避免6月美债“暴雷”引发全球金融海啸。

二、政治博弈:从“极限施压”到“战术撤退”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已引发国内外强烈反弹。4月7日,一则“推迟关税90天”的假新闻导致美股剧烈震荡,道指单日波动超2400点,市值蒸发数万亿美元,凸显市场对关税政策的脆弱性。尽管白宫迅速辟谣,但政策混乱的代价已难以挽回:欧盟计划分两阶段对28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税,日本、加拿大等国也加入反制阵营。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的“让步”实为多重压力下的妥协:

1. 国内压力:加州、得州等制造业重镇爆发反关税抗议,特斯拉等企业公开批评政策加剧供应链危机;

2. 国际孤立:超过75个国家紧急联系白宫谈判,欧盟甚至提出“零关税协议”以分化美国贸易战线;

3. 中期选举:共和党担忧经济衰退冲击选情,急需通过关税暂停营造“谈判诚意”假象。

4.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警报,告知用户其用于豁免货运关税的系统出现故障。据报道,根据该机构发布的最新警报,故障持续了10多个小时,目前已恢复运行。受影响的货运包括现在处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90天关税暂停期内的国家的所有贸易货物。这个到底是人为故障还是真的有故障,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事实情况就是总统的关税政策收不了了啊,

三、中国的关键角色:强硬反制打破美国战略布局

特朗普政府最初将关税矛头直指中国,试图通过“对等关税”迫使中方让步。然而,中国迅速出台精准反制措施,将半导体、农产品等关键领域关税提升至125%,直接打击美国农业州和科技巨头利益。此举不仅打乱美方“逐个击破”的算盘,更令其陷入两难:若继续对华强硬,恐加速美债抛售;若妥协,则可能丧失谈判筹码。

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频繁喊话中方,要求“避免人民币贬值”“重回谈判桌”,侧面印证其战略被动。正如外媒评论:“中国的雷霆反击,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变成了回旋镖。”

四、全球反应:暂缓非取消,博弈远未终结。

尽管美国宣布关税暂缓,但欧盟、西班牙等国清醒指出,针对钢铝的25%关税及汽车关税仍未取消,90天窗口期实为“高压谈判倒计时”。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此为“脆弱暂停”,呼吁欧洲强化自主防御机制。与此同时,美国海关系统突发故障导致关税征收暂停,被讽刺为“技术性认怂”。

国际观察家警告,特朗普的“灵活性”本质是战术性撤退:

对75国降低关税至10%,保留对华125%关税,意图分化反美联盟;

汽车、钢铁等关键领域关税未松绑,维持对欧洲的威慑;

美财长贝森特透露,暂缓期后将根据谈判结果“定制化加税”,延续“美国优先”逻辑。

结语:6月大限将至,全球屏息以待

2025年夏天的全球金融市场,注定与6万亿美元美债的生死局紧密相连。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暂缓,既是经济自救的权宜之计,也是霸权衰落的现实投射。若美债危机未能平稳化解,美国或将面临信用崩塌、美元霸权松动的历史性转折。而对于中国而言,保持战略定力、加速去美元化进程,方为应对变局的长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