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热销,能持续吗?

今年一季度的新势力销量榜单中,有一个品牌的表现非常亮眼。去年的它,还挣扎在月销 1 万左右的水平,一年之后,它已经月销 3 万了,稳定在新势力销量前三,这个品牌,就是小鹏。
毫无疑问,去年下半年推出的小鹏 MONA M03 以及小鹏 P7+ 两款车型,重塑了小鹏品牌的定位,也为小鹏汽车抢了不少的市场份额。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在当前的国内市场环境,品牌向下其实比品牌向上,要面临更高难度的挑战。那小鹏汽车为什么做到了,以及小鹏的爆款模式能复制吗?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聊一聊。
以下为本期视频文字版:
刮骨疗伤痛定思痛
第二品牌悬崖勒马
我们曾小鹏十年的节目中说,2022 年年底,是小鹏汽车的 " 至暗时刻 "。
那时的小鹏,旗舰车型 G9 因为定价策略混乱,配置复杂,上市之后口碑暴跌,再加上前一年发布的 P5 后劲不足,资本市场一片看衰。随后,何小鹏不得不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我们认为,现在 MONA M03 以及 P7+ 的热销,就是那场改革在产品方面的成效。

细看这两台热销车,MONA M03 走的是性价比 + 女性用户的路线,而 P7+ 是性价比 + 空间型家轿的路线。两款车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就是价格下探,技术下沉,市场创新。
首先是价格下探,MONA M03 起售价格,居然落在了五菱,比亚迪同级别产品的价格区间,而 P7+ 作为跟 P7i 并行的同级别车型,起售价直接降到 18.68 万。不过,虽然这两款主销车型拿出了让大家意外的价格,但小鹏汽车的单车毛利率却在上升,这就是何小鹏重新调整组织架构,亲自下场掌控采购和供应链带来的 " 降本增效 "。

其次是技术下沉,M03 标配高阶智驾,顶配 MAX 版虽然延期交付了,但却是 15 万级,当时唯一能实现城市领航辅助的车型。P7+ 也一样,800V 架构,高阶智驾全系标配,一级能效认证的能耗管理,小鹏汽车这些年积累的重点技术,全部以近乎标配的方式用在两台车上。
这与小鹏组织架构变革中,新加入的总裁王凤英有很大的关系。她目前负责小鹏产品运营中心,并且推行一套全新的产品开发体系 XPD(Xpeng Product Development),无论是效率还是效果,都很明显。
最后就是市场创新,M03 和 P7+ 都切中了前所未有的细分市场,M03 是在 10-15 万价格区间,满足了女性用户以及追求性价比的用户,他们对于品牌和高品质的诉求。P7+ 则是在 20 万左右的价格区间,满足了那些不想要 SUV,但同样追求家庭实用性的用户诉求。
这两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再配合上价格向下,技术向下,才让小鹏在去年第四季度异军突起的。
在去年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何小鹏第一次对外公开透露说小鹏要做一个全新品牌,随后的北京车展,新闻发布会的 one more thing,何小鹏依然说 MONA 是一个全新品牌,但就在 8 月的 MONA M03 的上市发布会上,MONA 变成了一个系列,放在了小鹏品牌下面。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是极致追求效率的,重新做一个全新品牌,投入和风险确实太大了。MONA 悬崖勒马回归小鹏,其实就是另一个很好的 " 降本增效 " 的方式。
爆款方式,能复制吗?
M03 和 P7+ 的成功,能复制吗?我们可以看 2025 款小鹏 G6 和 G9 的情况。
3 月 13 日,小鹏汽车春季发布会,小鹏 G6 和 G9 改款上新,G6 三个版本,价格从 17.68 万到 19.88 万,G9 也是三个版本,从 24.88 万元到 27.88 万元。两款车的起售价相比老款,分别下调了 2.31 万和 1.51 万,并且车型版本非常清爽,核心配置,核心技术基本都是全系标配,大家就选续航长短和两驱四驱就行了。

果然,新款的 G6 和 G9,都走了价格下探和技术下沉这条路。
官方数据说,G6 上市 7 分钟,大订突破 5,000 台,G9 上市 45 分钟,大订达到 3,000 台。据说,目前小鹏汽车的周交付数据,已经排在新势力的第一名了。

但是,新款 G6 和 G9 两台车,好像都缺少了一点感觉,就是 P7+ 上市后,有些用户说 " 一定要买,不买就是亏了 " 的感觉,究竟差在哪里?我们觉得,就是 M03 和 P7+ 的第三个共同特点上——市场创新。
G6 和 G9 毕竟是在老款车型上升级而来的,即便价格下探,竞争力提升,但车型本身的定位就放在那里,而两台车所在的市场,恰好就是主流新能源 SUV 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
所以我们很期待新款 G6 的月销量,到底能稳定在多少,如果比价格差不多的 P7+ 更好的话,那就更能说明小鹏新体系的含金量了。
其实回看小鹏十年的整个发展史,2019 年的小鹏 P7 也是一款拯救小鹏的现象级车型,但小鹏随后推出的产品,并没能复制小鹏 P7 的成功。究其原因,是因为小鹏 P7 是一款研发主导的,有一定运气成分的车型,并不是由企业的体系化能力打造的爆款车型。
但反过来看,如今的小鹏汽车,无论是公司理念、技术储备、产品规划能力、供应链管理体系,相比几年前的小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MONA M03 和 P7+ 如今的热销,其实在上市之前,就是被小鹏管理层以及投资人预料到的。所以说,如果小鹏能有这种可预测的 " 成功 " 车型,那我觉得小鹏去复制 M03 和 P7+,应该就不是问题了。
写在最后
正如何小鹏所言,虽然现在小鹏汽车已经月销超 3 万,但对小鹏来说," 上岸 " 还远没实现,他说小鹏汽车还在 ICU 门口。
不过好在小鹏汽车已经走向了良性循环。销量增长,确保收入的增长,降本增效,确保足够的利润,从而建立不依赖融资的现金储备,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增加产品竞争力。

2025 年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今年第四季度盈利,并且销量翻倍。上海车展,小鹏即将推出全新车型小鹏 G7,据说下半年还有增程车型将会发布,如今小鹏,应该不会是昙花一现的高光表现,全新的体系已经让小鹏走向了新的台阶,至于小鹏能走多远,攀多高,就看后续的车型表现以及市场变化了。
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式发展满怀憧憬,欢迎大家到 B 站关注《童济仁汽车情报所》,我们会在每周五与探讨一个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话题。大家有任何意见与建议,也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

入驻媒体平台

商务联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maggie@neuesmedia.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