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海勃湾区书写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正以实干精神书写乡村发展的新篇章。作为村党组织的“领头雁”,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高培龙,凭借务实担当的作风和创新发展的举措,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从传统种植到高附加值农业的特色致富路,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先锋”。
调整结构:从“菜篮子”到“果篮子”
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地处城区16公里外,户籍人口242人,常住人口达2310人。过去,村内以传统蔬菜种植为主,但效益有限。高培龙带领村“两委”立足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将蔬菜种植转向高附加值的瓜果桃李等农产品,并发展特色采摘产业。
在高培龙的推动下,团结新村通过举办采摘节、引入小火车接驳游客、与旅游团合作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如今,村内采摘示范户从最初的8户增长至35户,农产品价格提升2-3倍,村民收入显著增加。团结新村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不仅打响了村庄品牌,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的增收。
整合资源:从“零散”到“集中”
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在高培龙与村“两委”的牵头下,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启动了针对40余户种植能手的蔬菜采购计划。通过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5-1元/斤的价格优先回收优质蔬菜,并与6家商超建立合作关系,每日稳定配送超过500斤的新鲜蔬菜,成功打通了本地农产品的销路,让团结新村的优质蔬菜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本地农产品供应渠道,实现了“本地菜上万家餐桌”的目标。
2024年春节前夕,这支团队再次亮出“金点子”,他们精心策划推出“蔬菜礼盒”,将10余种当季优质蔬菜打包成既有乡土味又具仪式感的年货新品。一经上市,销量超1000箱,销售额突破12万元,并为困难群众提供10个就业岗位,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
创新模式:从“田间地头”到“会员制”
2025年,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创新推出“绿色蔬菜会员制”,以订单农业为核心,为市民提供定制化健康蔬菜服务。村委会租赁集体大棚,全程监督种植黄柿子、七彩椒等15种特色生态果蔬,严格把控农残检测,对每一批蔬菜都进行农残抽检,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安全。这一模式不仅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也进一步增强了村集体的市场竞争力。
成果斐然: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
在高培龙的带领下,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目前,村内已实施集体经济项目11个,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温室大棚达1215栋。高培龙坐在大棚的田垄上,望着一排排整齐的果蔬,语气坚定地说:“当干部图啥?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吗?”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高培龙的眼神中透着对未来的笃定。他深知,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村人的共同努力。团结新村的每一步,都在为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他的带领下,团结新村正以实干精神续写乡村发展的新篇章。从传统蔬菜种植到高附加值的瓜果采摘,从零散的农户经营到“金牌销售团队”的集中运作,再到创新推出的“绿色蔬菜会员制”,团结新村的每一步都在为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乡村振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高培龙望着远处忙碌的村民,眼中充满希望,“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探索更多可能性,让团结新村的路越走越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张琦、王紫宇纳)
来源:乌海市海勃湾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