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北京平谷:8.7平方公里枢纽区培育智慧物流新质生产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平谷区马坊镇,一个占地面积约为200亩的物流基地里聚集了各类日常生活货物。这是菜鸟平谷物流园,储存量达8000余万件,日常货物转运量20余万件,主要服务于一家电商平台在京零售业务,北京市民从该平台下单的货物几乎都来自这里。

在北京平谷有多个这样的大型物流仓储基地。在新版北京城市总规中,平谷区被赋予“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功能定位,平谷锚定这一目标,正在持续打造更加契合市场需求、首都需要的物流高地。

京平综合物流枢纽成为平谷区实现口岸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按照平谷区制定的《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7年)》,这一分布式大物流空间体系总体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涵盖平谷区马坊镇、马昌营镇、东高村镇、夏各庄镇4个乡镇和河北省三河片区,链接京津冀三地。

平谷区马坊镇镇长王舰锌介绍,按照发展规划,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将布局约5000亩产业用地。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面积3527.61亩,已出让地块18个,出让面积约2800亩,预计2025年底将建成310万平方米物流设施。全部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形成560万平方米的高标库,是北京市现有高标库面积的一倍。

近期记者来到马坊镇看到,位于京平综合物流枢纽核心区的东久新宜智慧城市物流谷已经基本完成建设。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61亩,绕场地四周一圈长度2.8公里,建筑总高度达48米,是亚洲最大单体物流项目。该项目负责人张大兵介绍,该项目预计今年6月底竣工验收,将建成4层高标仓库。建成后,可提供智慧物流一体化服务,服务保障首都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生产生活要素的供给。

4月18日,在平谷区马坊镇,东久新宜智慧城市物流谷已经基本完成建设。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摄

张大兵介绍,该项目建设效率非常高,2022年6月6日签约后,在2023年6月5日取得立项批复,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一年时间,“创造了平谷区项目最快审批速度。”

如此快的速度得益于平谷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破解发展的难题。王舰锌介绍,为打造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在用地方面,平谷区通过探索实施大地块整合的方式,将规模较小、路网较密集的物流用地整合为相对完整的大地块,使建设用地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在审批方面,实施“串联 并联”“拿地即开工”审批机制,对企业进行全流程服务,实现项目的高效运转。

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的菜鸟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是也位于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入运营。作为华北新零售智慧供应链基地,该项目让华北地区24小时送货必达成为可能,大大减少网购时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菜鸟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中广泛应用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全链数字化运营、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智能化交叉分拣机、AGV等新装备,构建起高效的智能物流网络。

4月18日,在菜鸟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中,工作人员正在分拣物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摄

王舰锌介绍,在京平综合物流枢纽的建设过程中,智慧化、数字化成为关键词。项目强化自动机器人、无人机等新设备应用以及云计算、AI等新技术应用,探索物流智能融合潜能,培育物流新质生产力。通过实现场站无人化、库区无人化,强化各环节高效衔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流通循环效率,促进降本提质增效。

王舰锌表示,打造物流枢纽,交通亦是关键,在铁路布局上,平谷规划到2030年建成“三站六场”,将京平物流枢纽完全融入国家铁路网,实现公铁海航多式联运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