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老哥自愿被蛇咬,拿自己“养蛊”,被科学家“盯上”,请去做药了

防走丢,大家也可以在“事儿君看世界”找到我

关注起来,以后不“失联”~

(文中行为不建议模仿)

(文中行为不建议模仿)

(文中行为不建议模仿)

(文中有蛇的图片)

话说在Youtube上有一段时长不到两分半钟的老视频。

一名身材消瘦,剃着寸头的男子走进房间,从一个箱子里拖出一条粗壮的黑曼巴蛇,这是一种剧毒的毒蛇,毒液一小时内就能致命。

男子抓着黑曼巴蛇的脑袋,靠近自己的手臂,让蛇狠狠地咬了自己一口。

(视频画面)

紧接着,他又抓起了一条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太攀蛇(同样是毒性排名前列的剧毒蛇),咬住了自己的另一条手臂。

(视频画面)

随后这名男子一脸淡定地把蛇塞回盒子里,平静地对着镜头说:“感谢观看”,然后推门离去,他的胳膊上还一直淌着血……

(视频画面)

视频中的这位老哥名叫蒂姆·弗里德,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也算是蛇类的“天敌”了……

蒂姆跟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童年。

他说自己第一次遇到蛇时才5岁,当时他被一条无毒的袜带蛇咬了一口。没想到,这一口激发了他这一辈子对蛇的痴迷。

在结婚生子后,蒂姆决定去追寻自己的理想——玩毒蛇。

(蒂姆)

大约在2000年左右,他开始在地下室养毒蛇,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养了60条毒蛇。

他从蛇身上提取毒素,循序渐进地注射给自己,他希望能以此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这样在野外遇到毒蛇,他就不用担心了。

不过他的实验很快就出了岔子。

2001年9月12日,那场著名的恐怖袭击,加上朋友的去世让他精神恍惚。

一个不小心,他被两条眼镜蛇咬伤了。当时他还没有练到“百毒不侵”,被两条蛇咬伤后,他很快就感到浑身冰冷、眼皮下垂,然后他就昏了过去,直到四天后,才在医院悠悠转醒,捡回了一条命。

蒂姆的妻子对他的实验怒不可遏,其实蒂姆也很生自己的气,但他想的不是结束这一切,而是发誓要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实验,不会再出差错了。

之后的蒂姆把实验和生活分得很开。

他白天工作,然后回家,跟妻子和孩子度过一个夜晚,等家人们都睡着了,他才会来到地下室,整晚跟蛇待在一起,注射蛇毒,被蛇咬……

(蒂姆和他的妻子)

蒂姆的实验做了将近20年,这些年里,他总共被世界上最致命的毒蛇咬了200多次,还给自己注射过650多种蛇毒,其中包括多种曼巴蛇、眼镜蛇、太攀蛇和金环蛇,都是要命的家伙……

这样的生活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但有人对他的生活很感兴趣,他们是一群研究抗蛇毒血清的学者。

在这个世界上有超过600种毒蛇,它们咬伤了超过270万人,造成了约12万人死亡,40万人留下终身残疾。

近些年来,随着森林砍伐、人类扩张和气候变化加剧,蛇类袭击的危险也越来越高,可抗毒血清的研究却没有跟上脚步。

(蒂姆手握毒蛇)

目前,抗蛇毒血清的制备方法就是将小剂量的蛇毒注射到马、骆驼等动物体内,动物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抵抗蛇毒,研究人员将这些抗体收集起来,也就成了所谓的血清。

但血清的应用范围很小,某种血清只能治疗某种特定的毒蛇。

因为不同种的蛇所含的毒素种类不同。

眼镜蛇和曼巴蛇会产生麻痹神经元的毒素,蝰蛇科的毒液则会撕裂组织,导致受害者失血致死。

哪怕就是同一种蛇,其毒液也会因地区、年龄、饮食和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科学家就发现,印度生产的一种血清就对斯里兰卡的同一种蛇毒的效力较差。

另外,许多抗蛇毒血清可能会带来比蛇毒本身更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些抗体本身就有可能引发致命的过敏性休克。

(示意图)

通过这些问题就能知道,制作蛇毒血清、治疗毒蛇咬伤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甚至有些“落后”的技术。

于是一些研究人员就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对所有蛇毒都有效呢?

研究人员思来想去,有人就想到了蒂姆……

2017年,一位格兰维尔博士找到了蒂姆。

格兰维尔博士在危地马拉高地的一个玛雅村庄长大,他对研制通用抗蛇毒血清很感兴趣。

为了完成研究,他希望能找一个被多种毒蛇咬过的人。

他一开始辗转于各个实验室,有没有哪个笨手笨脚的研究员被毒蛇咬过几次呢?

找着找着,他得知了蒂姆的故事,好家伙,这可比他预期目标“好”太多了……

于是他给蒂姆打去了电话,在进行了自我介绍后,他有些害羞地开口了:“那啥,说这个可能有点尴尬,但我想要点你的血……”

蒂姆得知了格兰维尔博士的计划后欣然同意:

“我等待这个电话已经很久了。”

(蒂姆加入了实验室)

从此,蒂姆开始了制造通用性抗毒血清的实验。

研究人员从他的血液中分离出一种抗体,将其注射给小白鼠。

随后研究人员进行了测试,他们给小白鼠分别注入了19种致命剂量的蛇毒,发现蒂姆的血液足以保护小白鼠免受其中六种蛇毒的侵害。

在添加了另一种抗体后,这些小白鼠完全免疫了13种蛇毒的侵害, 对其余6种蛇毒也有部分防御能力。

研究人员都惊呆了,这种保护范围是过去闻所未闻的。

他们分析,这种血清可能覆盖了一大批目前尚无抗毒血清的眼镜蛇,这可真是“百毒不侵”了……

(蒂姆家的毒蛇)

研究人员表示,在获得了宝贵的“蒂姆之血”后,他们有信心在未来10到15年内,研究出一种能够有效针对每一种蛇毒的通用性方法。

这可真是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下一步,研究人员打算前往澳大利亚(那里毒蛇多)的宠物医院,将血清提供给当地被毒蛇咬伤的狗进行测试,以便未来开发出更具有泛用性的抗蛇毒血清。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通用性抗蛇毒血清)

至于蒂姆……他就没那么快乐了。

因为他终日与毒蛇为伍,他的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他。

在2018年11月之后,他也不再进行被蛇咬的实验了。

他说他觉得已经够了。他想念蛇,但不想念被蛇咬的痛苦:“以后我可能会重新开始实验,不过现在,我对现在的情况很满意。”

ref: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02/health/snakes-universal-antivenom-tim-friede.html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r5d0l7el36o

燎顾:他的肝…他的血液…

小英家的萌小喵:这老哥真勇

以八千岁为春秋:真就日食砒霜,百毒不侵

睡不着改个名啦 :哥们儿自己拿自己养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