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华夏银行成都分行23载深耕川蜀 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繁花 ——写在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成立23周年之际

2002年,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扎根天府之国,以“金融工匠”精神书写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篇章。23载春秋,从支持科创企业破茧成蝶,到绘就绿色低碳发展新画卷,再到织密普惠金融民生网络,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始终与川蜀大地同频共振。在成立23周年之际,这家深耕本土的金融机构正以澎湃的金融动能,助力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赋能科创企业 锻造新质生产力引擎

科创企业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排头兵”。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紧跟国家“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战略,通过产品创新与精准服务,为科创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绵阳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手握40余项专利,为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提供关键材料。2024年,华夏银行成都分行为其量身定制3000万元贷款方案,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更助力其产能升级。同年,分行将专精特新企业信用贷额度提升至1000万元,抵质押贷额度提升至3000万元,并推出“科创易贷”专项产品,覆盖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等七大科技主体,开辟绿色审批通道。

在成都春熙路商圈,某国民茶饮品牌的故事同样令人瞩目。面对“轻资产、高频次”融资痛点,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开启数字密钥,创新构建“线上数字金融 线下经营贷”的双轨矩阵。“我们就像给水管安装了智能水表,实时监测每家门店的资金流。”该行数字金融部负责人生动地介绍,这种“秒级授信,按需滴灌”的智慧模式,有效缓解了产业链末端客户的流动性压力。目前,创新方案已进入总行终审阶段。

截止3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约60余亿元,较年初增加近8亿元,以金融之力托举起四川智造的发展。

绿色金融引领 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紧扣“双碳”目标,以绿色金融助力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

舍得酒业魏家营废水处理中心项目是绿色金融的典范之作。该项目将高浓度酿酒废水净化为一级A类标准水,并生产生物质天然气,实现环保与能源转型双赢。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创新“绿色信贷 技改贴息”组合工具,以行业最低利率发放3.3亿元贷款,助其登上联合国减污降碳案例榜。分行还联动企业ERP系统,推出“舍得酒经销数贷通”,以数据驱动资金流,年拉动交易额近5亿元,让“金融绿”浸润白酒产业链的每一环节。

绿色实践不止于此。分行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运用世行转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重点支持节能环保项目。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65亿元,较年初增速近7%,绿色贷款占比近10%,为川蜀大地铺就低碳发展底色。

普惠金融深耕 织就民生幸福网

普惠金融是连接千家万户的“幸福纽带”。华夏银行成都分行聚焦“新市民”与乡村振兴,以数字化与场景化创新破解民生痛点。

在成都,李女士通过“新市民菁英贷”快速获批贷款,用于提升职业技能;在凉山州木里县纳子店村,驻村工作队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12场,建立“产业造血 防返贫”帮扶机制,实现“零返贫”目标。针对农村融资难题,分行创新“数字普惠 驻村帮扶”模式,依托供应链数据推出数字保理,在峨眉山、大邑等县域投放涉农贷款3000万元。

小微企业的成长同样备受呵护。分行升级“商户贷”产品,建立白名单分类管理机制,为小微企业主节约融资成;在银龙工业园、中铁轨道产业园等11个特色园区,定制“工业按揭 生态圈”方案,授信金额超7亿元,助力200余家企业实现“从图纸到投产”的智造奇迹。

廿三载栉风沐雨,从产业园的蓬勃生机到龙泉山的智造轰鸣,从长江畔的酒业蝶变到成渝线的轨道纵横,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始终与实体经济血脉相连。站在新起点,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将以“走出舒适区、开辟新征程”的魄力,持续深化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华夏力量。未来,这片热土上的金融活水,必将滋养出更加绚丽的产业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