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小米14吋新平板来了!大尺寸平板起飞,但取代笔电依然遥遥无期

超大尺寸平板电脑,能取代笔记本电脑吗?

早在 2015 年,苹果 CEO 库克就在采访中表示,个人电脑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大部分工作可以由 iPad Pro 这种大尺寸平板完成。前几年,iPad Pro 宣传口号「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更是一度成为网络热梗。

在向笔记本电脑发出挑战的同时,平板电脑的尺寸也在不断增加,追上并超越了部分轻薄笔记本。作为全球头部平板厂商之一,小米在大尺寸平板电脑市场的布局较为积极,此前已推出了高达 14 英寸的 Xiaomi Pad 6 Max 14。近期,小米第二款 14 英寸大平板 Xiaomi Pad 7 Ultra 也认证齐全,或将与小米 15S 系列一同发布。

(图源:微博截图)

然而苹果推出的大尺寸平板电脑 iPad Pro 仅为 13 英寸,国内市场在售的主流平板电脑厂商中,除却小米,只有三星推出了 14 英寸及以上的平板电脑。厂商表现不够积极,似乎表明大尺寸平板电脑不太受欢迎。

因便携性不如手机,办公和娱乐能力不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行业一度跌入低谷。直到 2020 年,因远程学习需求激增,平板电脑市场全面复兴,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 数据显示,当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高达 3750 万台,同比暴增 26%。

到今天,平板电脑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成为了介于手机和电脑之间的一类产品。Canalys 在报告中指出,2023 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 1.476 亿台,同比增长 9.2%,保持着不错的增长态势。

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厂商在平板电脑的设计、功能方面也发生了分歧,仅尺寸方面就推出多种方案,主流品牌旗下的产品从 8 英寸到 15 英寸不等。在互联网上,以游戏玩家为代表的群体一直呼吁厂商开发 8 英寸到 9 英寸的小尺寸平板电脑,引得小米、红魔等厂商开辟了新产品线。网友的呼声与产品实际销量往往并不匹配,投票没输过,销量没赢过才是常态。

市场调研机构 IDC 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第二季度到 2024 年第二季度,国内平板电脑市场 10 英寸到 12 英寸为主流销售区间,热度极高的小尺寸平板电脑销量不增反降,10 英寸到 11 英寸平板销量居高不下,但也出现了大幅下降。12 英寸以上大尺寸却销量突飞猛进,其中 13 英寸到 14 英寸平板电脑在 2024 年第二季度同比暴增 528.2%。

(图源:IDC)

平板电脑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打游戏,也不是办公,而是影音体验。「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这句流传甚广的话,到今天依然成立,大屏幕所能提供的视觉效果,远非小屏幕可比。小尺寸平板电脑的呼声虽高,但除了少部分骨灰级游戏玩家,大多数人不愿意为了玩游戏专门购买小平板。

当然,可替代笔记本电脑轻办公也是许多人购买大尺寸平板的原因之一,超大的屏幕搭配键盘,文字办公体验不逊色轻薄本。而且平板电脑通常搭载大电池、低功耗芯片,运行基于 Android 定制的系统,续航时间反而更胜部分 Windows 轻薄本。

至于游戏,大尺寸平板虽然不适合操作性较高的游戏,但面对《炉石传说》《金铲铲之战》等卡牌、自走棋类游戏,却可以提供不错的体验。

主打游戏娱乐的小尺寸平板,在使用场景方面不如大尺寸平板宽泛,因而呼声极高的同时,销量却在下降。红魔、小米、拯救者等品牌的新款小平板发布,有望振兴小尺寸平板市场。大尺寸平板凭借全能特性,正逐渐赢得消费者认可。

不过在屏幕更大的同时,大尺寸平板也出现了价格相对较贵的问题,以 Xiaomi Pad 6 系列为例,14 英寸的 Max 版本首发价格高达 3799 元,比同存储规格的 Pro 版本贵 1100 元,两款产品的硬件方面除了屏幕尺寸、电池容量和扬声器外差别不大。

仅依靠影音体验,大尺寸平板未来恐难以支撑溢价,而提高 14 英寸及以上大尺寸平板价值的关键,则在于解决其在办公和游戏娱乐方面的痛点。

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的交锋由来已久,在平板电脑不断加入键盘、手写笔的同时,笔记本电脑厂商也发布了一些能够将屏幕与键盘拆分的二合一设备。问题是二合一笔记本电池太小,Windows 系统能耗又较高,Windows On Arm 软件生态不完善,以至于二合一笔记本销量不佳。市场调研机构贝哲斯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二合一笔记本电脑市场规模仅 163.14 亿元人民币。

二合一笔记本仍未被消费者广泛认可,并不意味着平板电脑在与笔记本电脑的交锋中取胜。现阶段平板电脑在办公、游戏娱乐等方面的体验,仍未追上笔记本电脑。面对这一问题,小米动作频频,试图解决用户的痛点。

Xiaomi Pad 7 系列已内置了 PC 级 WPS Office 套件,功能和 PC 版几乎没有差别。搭配 HyperOS 的互联互传功能,可以与手机、PC 实现协同办公。再加上小米平板电脑支持打开 Keynote、Pages、Numbers 等苹果办公套件,及 CAD、Photoshop、3D 模型等文件格式,可用于图片、表格、文字办公,甚至 3D 设计。

(图源:小米)

飞速普及的 AI 大模型,也将起到帮助平板电脑快速拓展办公场景,提升办公体验的效果。平板电脑厂商对于办公应用的适配,加上 AI 大模型的助力,或将发挥大尺寸平板超大屏幕的更高价值。

游戏体验方面,小米今年初官宣澎湃内核赋能 WinPlay 引擎,通过三层虚拟化转译技术,GPU 性能损耗仅 2.9%,支持安装 Steam 和外接键鼠、游戏手柄。此前小米 3A 游戏虚拟机内测用户公布的视频显示,搭载骁龙 8 Gen 2 的 Xiaomi Pad 6S Pro,已经能够流畅运行《使命召唤 6》。国内著名游戏手机、游戏平板厂商红魔也宣布,将与小鸡模拟器合作,打造 PC 模拟器。

极客湾的测试结果显示,骁龙 8 Gen 2 的 GPU 性能相当于 GTX 1050,运行一些多年前的 PC 游戏不是问题。Xiaomi Pad 7 Ultra 或将搭载高通、联发科的新一代旗舰 SoC,GPU 性能接近 GTX 1050 Ti,即便转译时会出现性能损失,也足以运行一些发布时间较早的大型游戏。

能玩不代表能够畅玩,即便是厚重的游戏本,在运行 3A 游戏时 CPU 和 GPU 都可能过热降频,依靠被动散热的平板电脑,可以运行性能要求较低的大型游戏,但不太可能长时间流畅运行大型游戏,降频、掉帧在所难免。平板电脑厂商虽可以通过增加主动散热的方式,提高产品性能释放,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能耗的大幅增加。

在平板电脑的办公和游戏两方面,小米都下了大功夫,尽管深度办公和畅玩大型游戏仍有难度,但轻度办公和运行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已经能够做到。基于高通、联发科新一代旗舰 SoC 的性能,Xiaomi Pad 7 Ultra 有望流畅运行「腾讯全家桶」网游及早期的大型游戏。《星露谷物语》《饥荒》等热门的小型 PC 游戏,更是不在话下。

尽力弥补办公和游戏娱乐体验的平板电脑,的确有了挑战笔记本电脑的资格,对于一些以文字、图表办公为主的消费者而言,Xiaomi Pad 7 Ultra 足够应对日常工作。

另外,伽马数据(CNG)公布的《2024 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国内手机游戏市场份额高速增长,已占全球的 37.5%。不玩 PC 游戏、不需要 PC 处理学业的年轻一代高校学生大有人在,笔记本电脑对于他们的作用可能只有撰写论文,大尺寸平板电脑则可以满足此类用户的需求,并且可以提供更好的影音体验。

但能够挑战笔记本电脑,不代表平板电脑有能力冲击到笔记本电脑的基本盘。与笔记本电脑相比,平板电脑在功能方面始终不占优势,仅能完成一些基础办公任务,游戏方面同样如此,平板电脑面对中、高负载游戏有力不逮,轻薄本依然是我们移动办公和轻度游戏娱乐的最佳选择。

某些媒体宣传的大尺寸平板电脑更加便携,小雷不敢苟同。以 Xiaomi Pad 6 Max 14 为例,该产品重量为 750g,加上键盘总重量超过了 1.3kg。小米推出的笔记本电脑 REDMI Book Pro 14 2025 重量不过 1.45kg,相差并不大。

其他品牌的 13 英寸笔记本电脑中,重量低于 1.3kg 的产品不少,如小雷使用的 M4 MacBook Air,重量仅 1.24kg,外出时哪个更便携值得慎重思考。

小雷认为,大尺寸平板电脑在软硬件升级后,能够实现轻办公和玩一些性能要求较低的 PC 游戏,却难以对笔记本电脑产品造成威胁,更多的可能是与定位类似的二合一笔记本竞争。大尺寸平板拥有续航长、触屏操作顺畅的优势,二合一笔记本则拥有 Windows 系统的生态体系。

大尺寸平板电脑凭借轻办公和游戏模拟器,可摆脱「泡面盖」的标签,但你的下一款笔记本电脑,依然应该是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