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都市车界|渗透率突破50%“黄金拐点”后 新能源汽车再掀“五一”狂飙时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2025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1%,标志着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正式进入“五五开”新纪元。据乘联会数据,在五一假期前购车需求的释放下,环比3月销量普遍增长10�5%,为4月的高渗透率提供了有力支撑。4月上半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50.39%,这一数字较原定2035年目标提前11年达成。

对比2020年5.8%的渗透率,短短五年间新能源车实现近十倍增长。这一里程碑时刻的背后,是技术迭代、政策支持与消费需求的三重共振。

比亚迪以38万辆月销量领跑行业,其自主研发的兆瓦级超充技术已在全国铺开4000余座充电站,主品牌王朝系列与海洋网车型持续霸榜,高端子品牌方程豹销量同比激增375.8%,形成“主品牌稳大盘、子品牌冲高端”的矩阵优势。吉利集团则以23.4万辆销量紧随其后,银河品牌单月销量突破9.6万辆,15万级插混车型银河L6/L7成为“油电同价”策略的标杆产品。

五一促销战火燃遍全国:

补贴 车展 金融政策三箭齐发催生购车热潮

促销大战:车企花式揽客

五一假期,新能源车企们纷纷开启了“促销大战”。比亚迪海洋网、王朝网开启新一轮促销,旗下多款车型限时5月内可叠加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和比亚迪置换补贴,综合补贴最高可达3.5万元新能源车市场在“国补 省补 厂补”的多重政策红利下迎来消费井喷。济南高新区某比亚迪4S店通过三重补贴政策,将原价6.98万元的车型降至4万余元,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35%。福州、苏州等地亦推出“以旧换新 购车红包”组合拳,如相城区发放4000元红包补贴,拉动汽车城单店订单量增长20%。

鸿蒙智行亦推出五一限时权益和充放电套装权益等假期优惠活动。此外,理想汽车全系车型在高速服务区内使用理想超充站充电服务免收服务费,蔚来汽车则提供上门补胎、事故响应等出行保障服务。

车展助力:消费热情被点燃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车展也成为促销的主阵地。据统计,全国超过80个城市举办了近百场车展。在乌鲁木齐国际汽车展览会上,购车可享受各大汽车厂商推出的各类购车优惠,叠加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广州车展上,比亚迪、广汽埃安、东风纳米等超3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参展,打出“国补 地补 厂家补贴 展商优惠”组合促销牌,其中报废补贴至高2万元、广州置换补贴至高1.5万元。长春车展打造“车展 时尚秀场”多元场景,零跑、小鹏等新势力品牌推出“试驾送茶具”“订车送充电桩”等特色权益。

假期后的销量数据印证了促销战的成效。小鹏汽车以3.5万辆月销量同比增长273%,G9车型凭借城市NGP智能驾驶功能成为高端市场黑马;理想汽车交付3.39万辆,同比增长31.6%,其增程式技术路线在长途自驾场景中展现优势;零跑汽车以4.1万辆销量首登新势力榜首,B10车型在10万-20万元价格带掀起“智能平权”风暴。

此外,出口市场同样捷报频传。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比亚迪、奇瑞等企业在欧洲市场攻城略地,特斯拉在多国销量暴跌超50%,为中国品牌腾出市场空间。上汽通用五菱4月全球销量12.6万辆,新能源车占比55%,五菱宏光MINIEV系列贡献近70%销量,低价电动车需求在东南亚市场持续井喷。

从价格战到生态战:

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无限

新能源车的崛起不仅是市场选择,更是技术与政策的双重胜利。插混车型以“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灵活性,成为家庭首购首选;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则重塑了用户体验。与此同时,政策端持续加码:商务部等7部门近期发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进一步刺激燃油车置换需求。

技术层面,新能源车在动力电池、充电网络(如比亚迪计划建设4000座超充站)等领域的突破,彻底打破“续航焦虑”。反观燃油车,12V蓄电池难以支撑智能化设备的高能耗,产品迭代滞后于市场需求。

渗透率的突破并未减缓竞争烈度,反而加速了行业洗牌。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10万-20万元价格带销量占比提升至49%,插混车型因“油电同价”优势占比升至40%,但用户对辅助驾驶的信任度仍不足30%。在此背景下,车企开始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生态构建:比亚迪加速超充网络布局,蔚来推进换电模式标准化,吉利通过“曹操出行”平台探索车电分离商业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指出,2025年将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政策红利将进一步向中西部及下沉市场倾斜。业内预测,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完善与电池成本下降,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冲击1614万辆,渗透率突破55%指日可待。

新能源车的爆发式增长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技术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叠加下,凸显出强劲的爆发力,正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中国速度”重塑全球汽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