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包揽”适应新赛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曲欣悦
随着中国选手朱子锋和程子龙包揽男子10米台冠亚军,“五一”假期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的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落下帷幕。本项赛事中,中国跳水队获得了全部9块金牌,其中单人项目均包揽冠亚军,再度展现了“金牌之师”的强大实力。
跳水世界杯作为世界泳联举办的世界最高级别的跳水单项赛事,与世界游泳锦标赛、奥运会并称为“世界跳水三大赛”。值得一提的是,本项赛事在赛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所有单人项目采用全新的淘汰赛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悬念和观赏性。
5月3日晚,女子单人10米台预赛前的运动员入场仪式上,参赛的中国跳水“双子星”陈芋汐、全红婵分别与两名法国选手携手亮相。全场观众的欢呼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新的入场方式呼应着新的赛制。同时亮相的每组选手将在预赛阶段进行正面较量。根据新赛制,首轮预赛,选手根据种子排名进行一对一对决,最高排名的选手(第1名)对战最低排名的选手(第12名),第2名对战第11名,以此类推。3轮比拼结束后,每组得分较低的选手将被淘汰,6名选手晋级半决赛。半决赛中,6名选手被分为两组,每组3人进行对抗,每组得分最低的选手将被淘汰。决赛阶段,前两轮比赛的得分将被清零,选手需要完成完整的跳水动作“清单”,即男子6个动作、女子5个动作以决定最终排名。所有三个阶段连续进行,整场比赛持续约两小时。
本次总决赛新的赛制意味着,进入决赛的选手要在两个小时内连跳10个(男子为12个)动作,并且随着参赛人数的逐轮递减,比赛的节奏会越来越快,留给运动员的准备时间也会相应减少。
作为新赛制在国际大赛上的首秀,运动员们都面临着调整体能分配适应新赛制的挑战。获得女子单人10米台冠军的陈芋汐赛后坦言,比到决赛阶段整个人已经处于非常疲劳的状态,“各阶段中间有休息时间,在这期间如何去放松,再调动,再放松,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以往的跳水世界杯比赛中,预赛和决赛会安排在不同的比赛日进行。但在新赛制下,运动员们要连续出战,这也考验着选手每一跳的稳定性。王宗源在男子单人3米板项目上获得金牌。赛后他表示自己在预赛和半决赛跳得还不错,但到了决赛阶段发挥有所欠缺,主要原因就是体能下降了,对动作的感觉有一些偏差,“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对体能也是一个挑战。”
新的淘汰赛制增加了比赛的不确定性,考验着选手每一跳的稳定性,也让比赛悬念迭起。在男子单人3米板项目半决赛中,中国小将郑九源与曾获得里约奥运会男子双人3米板金牌的英国名将杰克·拉夫尔分在同组。两人分数交替领先,直到半决赛最后一个动作才决出晋级资格。郑九源也将对手挡在了决赛门外。
对此,世界泳联主席侯赛因·阿尔-穆萨拉姆表示,这项赛制上的改革是寻求跳水运动现代化发展的一次尝试,对于观众来说新赛制让比赛更有观赏性。“这种形式也为一些排名较低的运动员提供了机会,比如那些可能以第10名或第11名资格晋级的运动员,他们可以全力以赴地去冲击对手。这对观众和运动员来说都非常令人兴奋。”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