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淄博:拓市场研新品 外贸企业“破圈突围”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日讯 面对外贸环境变化,山东广大外贸企业勇于开拓创新,在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下,展现出强大韧性和竞争力。“疾风知劲草·外贸企业一线调研”系列报道,今天走进淄博的一家牛仔服装专业化生产企业,看他们如何拓市场稳订单,实现“破圈突围”。

在淄博海思堡服装定制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马学强化身主播,正在直播间介绍各种款式的牛仔服装,设计新颖、质量上乘的产品吸引网友们纷纷下单。淄博海思堡品牌创始人马学强说:“从3月份开始,每天直播销售时间超过15个小时,我们全品类90多个款式的牛仔服都通过直播销售,3月份走单1万多件,4月份走单2万多件,日销售额平均能达到7万元,这个销售情况我自己觉得还是十分可观的。”

海思堡是山东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企业,与部分美国知名服装品牌有着合作,出口美国市场的产品占到了企业产能的20%,在近期高关税冲击下,企业主动应变,通过直播销售的方式,将这部分出口产能在国内市场消化。淄博海思堡品牌创始人马学强说:“高关税的冲击反而倒逼我们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做强国内市场循环,国内市场的销售情况非常理想,很好地消化了原先出口美国市场的产能。”

海思堡的底气,很大一部分源自企业在牛仔服装领域的设计研发能力。此前近14年里,企业为美国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每年提供100多个款式设计,而现在因为高关税,这些服装企业将生产转到了国外,但是在产品设计、研发等方面,却不得不继续寻求与海思堡合作。淄博海思堡服装定制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长胡晶说:“每一个款式就要有200件左右的样衣,也就是说这100多个款式,仅样衣就达到2万件,需要100条传统的生产线来生产,而我们是智能化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就能同时生产出这一百多个款式,现在美国客户又找到我们,请求我们继续为他们提供研发服务,这样我们部门又可以为公司创造一笔50多万元的设计研发收入。”

近年来,海思堡看准了“私人定制”市场的巨大商机,投资4000万元打造牛仔个性化定制供应链平台,不仅让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200%。还创新共享设计师模式,与来自全国的20余位服装设计师签约,搭建起顾客与设计师交流的平台,真正实现了由订单式生产向定制化生产的转变。淄博海思堡品牌创始人马学强说:“定制业务利润率较传统模式提升了40%。截至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建成20条数字化智能流水线,生产周期也从原先的30天缩短至7天,总产能我们突破了500万件。”

从“应变”到“谋变”,淄博市有实绩外贸企业3242家,其中对美贸易企业1074家。为了帮助这类企业稳住外贸基本盘、拓展内销新空间,当地及时开展一对一政策服务,在市场开拓、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淄博市商务局党组成员王建波说:“通过开展外贸优品促销费活动和外贸优品产销对接会等方式,邀请京东、淘宝和抖音等头部电商平台和淄博市内骨干商贸流通企业,积极为外贸企业搭建一个‘线上线下融合、产销精准对接’的高效平台,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促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闪电新闻记者 张润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