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救命用的人工血管感染了!江苏首例,医生挑战 “血管外科珠峰”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时乔 记者 张宇)“谢谢医生,让我重获新生!”4月14日,张先生(化姓)康复出院。而说起自己的就诊过程,他眼含热泪。时钟拨回到两年前,张先生因A型主动脉夹层在外院接受“Bentall 孙氏手术”后,近半年胸壁切口反复破溃渗液,虽经多地医院抗感染治疗,病情始终未见好转。
“那段时间,我光是往返医院换药就换了100多次,非常痛苦。”张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25年3月经当地医院推荐,他慕名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求医。心血管中心刘巍主任带领团队通过PET-CT等精准检查发现,张先生的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人工血管发生严重感染,这意味着手术不仅要切除感染的人工血管,还需避免新置换的人工血管再次感染,同时需要面对二次开胸人工血管破裂大出血,感染导致组织解剖层次不清、组织脆性增加等棘手问题,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这场手术因涉及二次开胸的复杂解剖游离、感染人工血管的精准切除、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重建以及避免人工血管的再次感染等多重挑战,难度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凤毛麟角’。”刘巍说。
3月25日,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刘巍主任团队为张先生实施“升主动脉置换术 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 大网膜移植术”。术中张先生的人工血管紧邻胸骨,团队首先面临二次开胸人工血管破裂大出血的问题,在股动静脉转流下,刘巍主任精准锯开胸骨。接下来,因为感染导致血管与周围组织紧密融合、解剖层次不清,团队还面临人工血管感染与纵隔组织严重粘连的挑战,分离过程犹如在“雷区”中穿行。刘巍主任凭借“毫米级的精细操作”,逐层松解粘连,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同时避免损伤邻近的心脏、大血管、气管等关键结构,重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血流通道。
“其实,术中更具挑战性的是要避免置换人工血管再次感染。因纵隔组织感染累及范围广泛,传统胸大肌填充难以避免人工血管再次感染。”刘巍表示,团队采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利用大网膜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再生修复快的独特优势,将其游离后覆盖纵隔创面。这一技术不仅为创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支持,其含有的免疫细胞与抗炎因子还能显著降低感染复发风险。整个手术历时7小时,团队以“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完成每一步操作,最终实现感染控制、血管重建、避免移植血管再次感染的三重目标。
“二次手术本身就极具风险,何况患者还存在严重的人工血管感染。”刘巍主任术后表示,“感染导致组织水肿、粘连、质脆,分离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而人工血管的精准置换需要对血管解剖和血流动力学有深刻理解。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团队在复杂血管病治疗领域的丰富经验,以及多学科协作的精准配合。”
术后,张先生的家属难掩激动:“这一年多来,我们几乎跑遍了全国的大医院,没想到在刘主任这里找到了希望。手术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医者仁心和顶尖的医疗技术。”这场被誉为“血管外科珠穆朗玛峰”的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不仅为张先生带来了新生,更彰显了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在复杂心血管并发症治疗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在李庆国院长的带领下,心血管中心团队以“挑战极限、精益求精”的精神,突破了人工血管感染治疗的医学难题,为众多疑难重症患者点亮了生命之光。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