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首儿所组建五个临床诊疗中心,实现“医生围绕患者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今天,记者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儿科研究所)获悉,该中心组建了“胎儿医学中心”“医学体重管理中心”“变态反应中心”“睡眠医学中心”“认知诊疗中心”五大临床诊疗中心。

在传统就诊模式下,有些患者看病需要跑多个科室,就医时有诸多不便,临床诊疗中心的成立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

以变态反应中心为例,春季正值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不少孩子同时患有多种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皮肤过敏等。”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谷庆隆介绍,这些孩子往往需要挂多个科室的号就诊,增加了就诊负担的同时,也会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

在我国,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谷庆隆团队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过敏性鼻炎患病率高达18.46%,儿童哮喘患病率在过去20年间增长了3倍。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往往较长,部分甚至会持续至成年,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这类疾病受遗传、环境、免疫等多因素影响,发病机制复杂,诸多关键环节尚未明确,仍有待深入研究。

变态反应中心。首都儿科研究所供图

此次新成立的变态反应中心,在原有变态反应科的基础上,联合耳鼻喉头颈外科、皮肤科、消化内科、眼科、临床营养科、生化免疫室、大数据中心等多科室力量。中心拟推出不同科室组合的号源,患者根据需求挂变态反应中心的相应号,就可以同时看需要科室的医生,不用在不同科室来回奔波。

变态反应中心建立了每周定期临床和科研的沟通机制,制定共同的科研规划和随访队列研究,同时将组建多学科协同门诊(MDT)模式,为同一患儿多系统共病问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对重症、难治性、疑难罕见过敏性疾病的诊治能力。

谷庆隆是变态反应中心的首席专家,为中心的临床诊疗和科研攻关指引方向,此外还有位中心负责人,制定中心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各方资源,保障中心高效运转。其他四个中心架构和运行机制,与变态反应中心一致。

“通俗点说,就是病人不用挨个科室找医生,而是各个科室的医生围着病人转。”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张建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这样的服务模式也是对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据了解,首儿所今后还会再成立其他临床诊疗中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