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特朗普称:“不需要他,也不需要他的车”!人情已清,彻底分手!

特朗普称:“不需要他,也不需要他的车”!人情已清,彻底分手!

小管说

终于翻脸了。

“我不需要马斯克,也不需要他的车。”这句话出自4月10日的一次竞选集会,当着数千支持者的面,特朗普语气平静,却分量十足。

这句“轻描淡写”的划清界限,其实是一次提前安排的切割动作。它既是回击,也是一种重设:过去这几年,特朗普不止一次公开表示“马斯克是个聪明人”,但如今,他想要告诉所有人——他不再欠马斯克任何东西。哪怕马斯克曾在推特、选票、资本市场三个层面为他出过力。

【特朗普称不需要马斯克】

这是一次政治恩怨的清算。而这个账,本来就注定会翻。

在2022年马斯克刚刚收购推特(现X)时,特朗普一度兴奋异常。他的Truth Social社交平台始终没做出气候,而马斯克一上来就取消了对特朗普的封号。彼时CNN评论称,“这是特朗普重新控制舆论节奏的一次机会”。而特朗普本人也确实在一些关键议题上,刻意转移战场,把马斯克的X平台当作火力投送站。

可这种合作,从一开始就不是基于信任,而是基于互利。

马斯克不是政客,但他深知权力的价值。在2023年他因“星链支持乌克兰计划”与拜登政府频繁交恶之时,特朗普是少数为他站台的大人物之一。Politico当时披露,马斯克在与特朗普的幕僚层有多次闭门会谈,内容包括“选举捐助、政策建议、科技基础设施重建”等,合作形式极为灵活。

2024年初,美联社拿到一份特朗普竞选团队与SpaceX通信备忘录草稿,内容直指“在国防采购中考虑使用马斯克商业资源”,包括卫星网络与远程数据支持。也就是说,马斯克和特朗普之间早就不只是社交网络那么简单,而是在军用通信 政策定制 商界联动的层面有深度绑定。

问题在于,这种绑定本身就是临时搭台。

马斯克不信任何人。他在2024年5月的《纽约时报》专访中明言:“我只信概率。”而特朗普,则从不相信“站队”,只看“效用”。

所以,一旦效用递减,翻脸就是本能。

进入2025年,特朗普团队在内部战略文件中明确判断:马斯克对选票拉动效应不再显著。CNBC在2月发布的一份民调交叉数据指出,马斯克粉丝群体中约有41%转向“摇摆选民”状态,对特朗普的支持度比2022年下降近30%。也就是说,马斯克的“引流作用”在流失。

另一方面,马斯克对特朗普的“帮扶”也逐渐转向“控场”——尤其在X平台上,马斯克公开转发并调侃特朗普的旧言论、老表态。Fox News曾直言:“马斯克从曾经的同盟,变成了特朗普必须防备的舆论变量。”

两人间的信任已经崩塌,但真正让特朗普下定决心“撕破脸”的,是一则被外界忽视的小新闻。

3月末,《彭博社》援引知情人报道称,马斯克近期已与部分民主党中间派议员建立联系,试图推动对其AI业务更宽松的政策窗口。换句话说,马斯克正在为自己的“长期合规安全”找后路。这个举动在特朗普团队看来,是背叛。

于是,“我不需要马斯克”这句话不是一时情绪,而是对一段特殊合作关系的正式终结。

你若细看特朗普的操作逻辑就会发现,这一刀,其实砍得非常精准:他挑了个节骨眼——马斯克在AI、移民、工会、星链话题接连登上X热榜,刚好热度在身,切割动作显得分外吸睛。语言也不激烈,但一刀画线,明白告诉所有人:以后这个人说的话,不代表我。再加上一个“我不需要他的车”的轻巧补刀,不仅断了合作,也断了平台联想。

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借热打冷、顺势卸责。

历史上特朗普就不是个讲情义的人。2016年他曾一度与福克斯绑定,几乎每天准点连线点评时政,但到了2020年,福克斯在选情报道上保持中立,特朗普随即翻脸,拉拢Newsmax和OANN,开口就骂“背叛者媒体”。CNN在当年直接点名:“他对媒体没有忠诚度,只有战术价值。”

这套剧本,如今照搬到了马斯克头上。

只是这次不同的是,马斯克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边缘化的人。他掌握着全美最庞大的社交平台流量分发权、商业火箭发射数据、人工智能算力分布权。即便被特朗普封杀,他还有资本市场、还有特斯拉用户、还有AI产业联盟。他不是没后路,只是这条路上,再没有“特朗普”这张门票。

2023年,马斯克在与加州州长纽森出席AI安全会议时曾说:“我不选边,我做基础设施。”他想做的是控制赛道,而不是押注选手。但现实就是,有些牌桌只能选边站——不站边,也会被当成另一边。

所以特朗普干脆帮他选了。

【分手宣言还是挺体面的】

至于未来谁吃亏?不好说。短期看,特朗普斩断了一个能制造舆论优势的工具;而马斯克,则损失了一个可能护航商业合约的盟友。但这事还有变数——美国政治最大的共性就是:今天撕破脸,明天握手言和。

不过此刻,有一点是明白的:这不存在谁辜负谁,这本就是一次信息价值的兑付结束。马斯克的人情,特朗普现在觉得“还清了”。所以两人一拍两散,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