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广西吃了自然保护地划得过多的亏?自治区党委书记要求廓清模糊认识

据微信公众号“广西日报”报道,4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推进会议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刚指出,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统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局部看具有偶然性,总体上却带有必然性。

陈刚指出,要重点廓清五个模糊认识——

认为环境保护影响经济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牺牲一点也不是大问题; 认为广西优越的自然生态禀赋就是自身工作成绩,自我满足、盲目乐观; 认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得过于严格,吃了自然保护地划得过多的亏,松一松更有利于地方发展; 认为中央要求“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对广西不公平,对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应该适当松松绑、开绿灯; 认为“生态问题不是我产生的,是前任的”“是环保部门的事,不是我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陈刚表示,产生这些模糊认识,根源在于新发展理念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对高质量发展认识有偏差,思想深处还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的冲动。好山好水是广西最大的发展优势,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我们坚决不要!造成环境污染的GDP,我们坚决不要!

公开报道显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广西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区已建成自然保护地223个,保护了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同时,广西还积极推动濒危动物迁地保护,建立动植物园、物种种质基因库(圃)等,为珍稀动物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