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大风北京鲁博临时闭馆 4月15日后恢复丁香百年记忆活动
4月11日,北京鲁迅博物馆发布临时闭馆公告称:根据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大风橙色预警,为保障广大观众朋友的人身安全,北京鲁迅博物馆将于4月12日(周六)、4月13日(周日)临时闭馆,4月14日(周一)例行闭馆,4月15日(周二)恢复开放。原定于4月12日、4月13日举办的丁香花木刻版画拓印活动同步取消。
公告还称,已预约到4月12日、4月13日“丁香百年记忆”种子卡领取资格的观众,可于4月15日(周二)至5月4日(周日)的开放时间内,前往鲁迅生平陈列厅入口处服务台,凭预约信息完成核验后领取,不会因未在4月12日、4月13日到场核验而被视为放弃领取资格。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该馆采访了解到,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小长假,该馆异常火爆,每天都有4000多名观众涌入馆内,围观拍摄录播一百年前鲁迅亲手种植的白丁香、黄刺梅。由于赏花的观众实在太多,一些黄牛党打起了“主意”,雇佣附近居民早上排长队领取“丁香百年记忆”种子纸。为了规范活动秩序,鲁博从4月9日起调整了方式。活动实行实名免费预约,每日预约名额仍为100名,持续至5月4日(周日)。
早在1924年5月,鲁迅搬进位于西三条21号的这个寓所。 一年之后,1925年的清明时节,他约了云松阁的人来种树。并亲手栽下两株白丁香及后院的黄刺梅。鲁迅在4月5日的日记中记录了种植细节:“...云松阁来种树,计紫、白丁香各二,碧桃一,花椒、刺梅、榆梅各二,青杨三。”
历经百年风雨,鲁迅先生当年手植的三株树木依然开花,枝繁叶茂。尤其前院的两株白丁香,在这春光明媚时节竞相绽放,香气弥漫着整座四合院。为此,鲁博举办丁香百年记忆(1925-2025)——种子纸纪念卡领取活动,从4月5日开始,每日在生平陈列厅入口处服务台限量发放100张种子纸纪念卡,观众既可带回家养殖开花观赏,也可留作纪念。同时举办“鲁迅的花木诗文”打卡活动,设计“鲁迅的花木诗文”打卡角,让观众通过文字感受“大先生”的花木情缘,来北京鲁迅博物馆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此外,鲁博还举办了手作丁香献先生——扭扭棒编织活动,组织观众用扭扭棒编织思念,以手造物,以物寄情,将一束束盛开的丁香敬献“大先生”;开展丁香花木刻版画拓印活动,组织观众在鲁迅旧居外、丁香花旁进行丁香花木刻版画拓印体验活动,通过拓印了解鲁迅与植物、版画的情缘,再现故居中的丁香花,寄托对鲁迅的追思和缅怀。
“我们还启动了‘丁香百岁绽放民魂’主题征集活动,让广大观众以不同方式参与到鲁迅手植丁香100周年系列活动中,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思想和精神,激发广大观众的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该馆副馆长马海亭告诉北青报记者。
另据了解,该馆正在建设的“鲁迅文学花园”将于4月中下旬与广大观众见面,让广大观众转身于想象“漂渺的名园中,奇花盛开着”的《野草》意境。漫步此间,寻觅鲁迅文句,探索博物知识,看虫鸟歌舞,“更洪亮的听得自然母的言辞”,感悟鲁迅精神的敏锐与深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