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执业质量排名大洗牌:头部券商领跑,中小券商差异化突围
2025年第一季度,北交所与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揭示了券商在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的业务表现。此次评价不仅反映了头部券商的强势回归,也展现了中小券商在细分赛道中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整体来看,券商执业质量排名发生了显著变化,头部券商凭借深厚的业务积累和专业优势重新占据领先地位,而中小券商则通过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布局,在细分业务中崭露头角。
头部券商强势回归,排名大幅跃升
执业质量评价体系以专业质量得分和合规质量扣分为核心,基础分为100分,最终以合计分值进行排名。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03家券商参与评价,其中102家券商得分在100分以上。中信建投以152.22分位居榜首,华泰证券以138.42分紧随其后,开源证券以128.03分位列第三。中信证券、东吴证券、申万宏源、国金证券、中国银河等头部券商的得分也均在120分以上。
与2024年度榜单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的排名变化尤为显著。前十名席位中,有七个席位发生“更新”,多家券商排名实现大幅跃升。例如,华泰证券从2024年度的第24名跃升至第2名,中信证券从第27名升至第4名,国信证券从第37名上升至第9名。头部券商通过加大业务投入力度,推动排名显著提升,展现了其在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
中小券商差异化布局,细分赛道表现亮眼
尽管头部券商在整体排名中占据优势,但中小券商通过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布局,在细分业务中表现亮眼。北交所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中小券商提供了深耕细分赛道的机会,多家中小券商通过聚焦特定业务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例如,首创证券着力打造科技型投行,以北交所业务为发力点,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客户,推进“投资 投研 投行”协同策略,强化投行专业能力建设。国元证券成立新三板业务专班,抢抓新三板、北交所业务机遇。东兴证券则将服务新质生产力作为投行业务发展方向,持续加强北交所业务储备,提前筛选符合板块定位的成长性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多家中小券商积极申请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以拓展业务范围。上海证券、渤海证券、红塔证券等券商已通过或正在申请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显示出中小券商在北交所市场中的积极布局。
专业质量与合规质量并重,细分业务差异化明显
从专业质量得分维度来看,头部券商凭借深厚的业务积累和专业优势,在排名中占据前列。中信建投、华泰证券、开源证券分别以52.22分、38.42分、30.31分位列前三。中信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也表现突出,得分分别为27.91分、24.32分。
在细分业务排行中,各家券商的差异化优势更为明显。中信建投在北交所保荐业务和发行并购业务中均位列第一,分别获得16分和10.05分。中信证券在北交所做市业务和全国股转系统推荐挂牌业务中得分第一。中国银河在全国股转系统发行并购业务中位列第一,开源证券在研究业务和全国股转系统持续督导业务中均获得最高分。东北证券在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中位列第一,东方财富则在经纪业务中得分居首。
北交所市场快速发展,中小券商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北交所市场迅速崛起,2024年新增上市公司23家,IPO募集资金总额达46.84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北交所业务及新三板挂牌业务日益成为券商尤其是中小券商重点发力的领域。中小券商通过深耕细分赛道,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细分市场中建立起专业口碑和品牌知名度,避免与大型券商在主流业务方面直接竞争,进一步开拓增长空间,实现稳健发展。
展望未来,东吴证券表示将充分发挥北交所长板业务优势,挖掘更多具有硬科技特色的中小企业,不断完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陪伴式服务企业成长。东北证券则表示将坚持立足“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定位,积极打造北交所业务特色,加快推进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持续提升业务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2025年第一季度北交所执业质量评价结果不仅反映了头部券商的强势回归,也展现了中小券商在细分赛道中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头部券商通过加大业务投入力度,推动排名显著提升,而中小券商则通过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布局,在细分业务中崭露头角。北交所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中小券商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中小券商有望通过深耕细分赛道,进一步开拓增长空间,实现稳健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