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局|美国科研人才纷纷出走,盟友开启“抢人”模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整理
近期因哈佛大学拒绝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学校管理结构等大幅改革的要求,该校总额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遭冻结。对此,哈佛大学已在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对特朗普政府发起诉讼。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已因类似原因威胁削减多所高校的资金,此举对在美国的科研人才造成冲击。
这是4月15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校园里拍摄的该校创始人约翰·哈佛的雕塑。(新华社)
高校和科研遭受冲击
4月14日,哈佛大学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改革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的要求。特朗普政府随后宣布,冻结对该校总额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两天后,美国国土安全部还要求哈佛大学分享该校外国学生签证持有者信息,否则将失去招收国际生的资质。
今年1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多所美国高校发出威胁,称如果校方不调整政策,将面临削减资金的后果。3月,哥伦比亚大学的4亿美元联邦拨款被撤销。康奈尔大学和西北大学等高校的联邦拨款也被冻结并面临调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3月13日宣布,受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经费的影响,该校将在美国国内和境外裁减超过2000名员工。
3月底,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成员发布公开信,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对美国科学事业的全面攻击”。公开信说,“特朗普政府正通过削减研究资金、解雇数千名科学家、取消公众获取科学数据的权限,以及迫使科研人员出于意识形态原因改变或放弃工作”,“重创美国的科学事业”。这封公开信由13名来自多个领域的科学家撰写,得到了覆盖38个州、4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约1900名科学家的支持。
英国《自然》杂志近期刊发多篇文章指出,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国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深刻改变了美国科学”,比如关闭多个研究项目,解雇大量联邦机构的科研人员等。新一轮关税政策更将导致美国的科研设备和用品价格大幅上涨,对美国科研再次造成严重冲击。
数据显示,美国在全球实验室设备和试剂进出口方面占重要地位,每年进口的实验室设备和试剂价值巨大,其中许多产品来自受关税上调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全球供应链和医疗保健的戴廷龙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意味着“科研成本结构的系统性变化”,而且是在科研机构已经面临巨大财务压力时实施的,“这不仅是勒紧裤腰带的问题,这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有可能造成持久损害”。
特朗普政府还针对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开启大规模裁员计划,预计裁员上万人,涵盖公共卫生、药品审批、疫苗管理等诸多关键领域。依据政府精简机构计划,原有1.2万名员工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已开始裁员。该机构一名工程师说,其所在的气象卫星预测团队有半数人员因处于试用期被解雇,这意味着如果有卫星出现故障,团队将缺乏人力尽快修复卫星。
这是4月15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校园里拍摄的商学院。(新华社)
法国“抢人”动作最快
欧洲多地高校表示,近期收到越来越多来自美国科研人员的求职申请。其中,法国是“抢人”动作最快的国家之一。据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负责高等教育和科研的部长级代表巴蒂斯特致信该国研究机构和大学,希望为考虑离开美国的科研人员提供接纳方案,并要求相关机构就优先引进的技术和研究领域提出建议。
报道还援引法国研究机构巴斯德研究所所长贝勒卡伊德的话说,她每天都会收到在美国工作的法国或欧洲科学家、甚至是美国人提出的求职申请。“对法国科研来说,这同样是一个机会。”据报道,法国的艾克斯-马赛大学已在3月初率先启动名为“科学安全之地”的项目,主要面向气候科学等领域招聘人才,为此将投入1000万至1500万欧元,可支持约15名研究人员。
该校一名发言人说,这一项目已吸引50多名研究人员申请,并且该校已经接待了一名研究人员来访。欢迎在美国“可能感到威胁或阻碍”的研究人员到“有利于创新、追求卓越和学术自由的环境中继续工作”。
此外,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宣布,该校可能会扩展或启动新项目,以支持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巴黎文理研究大学也表示,将启动相关招募计划,接收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
4月18日,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正式启动“选择法国科研”平台,旨在借全球科研人员大规模流动的时机,吸引国际学者赴法或赴欧开展研究。这一在线平台由法国国家科研署运营,隶属“法国2030”国家投资计划,目标是鼓励法国大学及科研机构设立科研项目,接收国际科研人员到法国定居并继续开展科研。除了可从院校、地方政府或私营部门获得资金,每个项目还可通过“法国2030”国家投资计划获得额外资金,最高可达项目总金额的50%。
据悉,“选择法国科研”平台主要关注七大研究领域的项目,包括健康研究,气候、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社会,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空间科学,农业、可持续食物、森林与自然资源,低碳能源,数字组件、系统与基础设施。
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说:“在法国,研究是优先事项,创新是文化,科学是无穷尽的地平线。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选择法国,选择欧洲!”法国国务部长兼国民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长博尔内表示,“全世界的科学和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面对这些挑战,法国必须坚持自己的态度,向研究人员伸出援手,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校园的一处大门。(新华社)
欧洲和加拿大是首选
面对特朗普政府不确定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考虑离开美国。《自然》杂志3月底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600多名参与调查的美国科研人员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表示正考虑离开美国,欧洲和加拿大是他们的首选目的地。
耶鲁大学三位知名历史学家已经决定离开美国赴加拿大任教。法西斯主义研究专家贾森·斯坦利日前向德国《时代》周报表示,他选择赴多伦多大学任教的原因,与特朗普政府迫使哥伦比亚大学就处理校内“反犹主义”的方式进行整顿有关。
此前,特朗普政府指认哥伦比亚大学纵容校内“反犹主义”活动,以削减4亿美元联邦教育经费相要挟,强迫哥伦比亚大学进行整顿。该校被迫妥协,同意部分要求,包括禁止校内集会人员戴面罩、收紧纪律处分规范、修订中东研究课程等。美国其他数十所高等学府也因去年校内反战示威浪潮面临联邦政府调查。
耶鲁大学的两名历史学教授蒂莫西·斯奈德与马茜·肖尔夫妇也确认前往多伦多大学任教,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和干预学术自由的担忧。研究东欧历史的肖尔在写给《今日多伦多报》的邮件中提到:“美国的现状确实影响了我们最终的决定……我担心会爆发内战。”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发言人向美国《科学》杂志透露,他们今年收到大量来自美国的申请,主要来自希望返回欧洲的科研人员。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剑桥大学也试图吸引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
瑞士洛桑大学肿瘤学家、欧洲癌症研究协会当选主席乔伊斯表示,自今年1月以来,美国科研人员主动向她的实验室提出的申请数增加了5倍,这表明“美国及全球许多科学家的未来已迅速变得非常不确定”。美国佐治亚大学管理学教授奎格利表示,尽管移居海外存在困难和成本问题,但特朗普上台几天后,他还是接受了来自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工作邀请。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贾格迪什4月17日发表声明说,正式启动一个全新的人才引进项目,吸引欲离开美国的顶尖人才来澳大利亚。声明说,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有望吸引欲离开美国的顶尖人才到这里扎根,培育下一代本土科学家和创新者。澳科学院专门设计了一套有竞争力的安置方案,有望吸引顶尖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赴澳工作。
就连乌克兰基辅经济学院近日向美国学者发出了邀请,英国《金融时报》就此评论道,“相较于美国,乌克兰可能对学者来说是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