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创新发力 企业竞相布局 即时零售重塑深圳商业生态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上班路上点杯咖啡,外卖总比人先到公司;周末公园露营,动动手指,美食从天而降;深夜身体不适,急需药品快速送达……在深圳,“即看、即想、即买、即得”这一消费新模式已经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从生鲜到万物,从最快15分钟配送到无人配送常态化,即时零售正重塑城市商业生态。
作为一种新型零售业态,即时零售通过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依托本地零售供给,迅速满足本地即时需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即时零售在2023年的市场规模便达到65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即时零售不仅有效提升消费体验,也推动传统零售数字化升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事实上,即时零售也是近年来深圳聚力发展的赛道。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深圳网上零售持续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6.6%。
即时零售的“深圳目标”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深圳始终走在电子商务产业前沿,积极引导即时零售等新零售业态发展,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2024年底,《深圳市推动即时零售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简称《行动方案》)发布,围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扩大即时零售供给体系等,提出11项具体举措,全力支持企业布局“线上下单、即时送达”新赛道。
《行动方案》具体提出,深圳要提升即时零售业态规模,到2026年,上线经营零售商家超4万家,培育即时零售年销售额超50亿元电商平台5家,即时零售年销售额超亿元品牌企业30家以上,实现即时零售年销售额400亿元以上,建设即时零售前置仓500个以上。
抢占万亿级市场机遇,深圳优势明显。年轻人占比高、生活节奏快等因素,让深圳居民对能压缩购物时间、提高生活便利性的商超、餐饮、药品等高频消费场景需求高。同时,深圳商业和居住区集中,即时零售模式高度匹配,易于新业态实现效用最大化。
领先的基础设施“底座”,成为深圳发展即时零售的重要支撑。无人机配送,AI优化物流等数智化支撑,极大地提升了即时零售的配送效率。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市无人机物流飞行量77.6万架次,低空物流航线数达250条。其中,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开通超40条航线,配送服务覆盖了办公、社区、景区、市政公园、校园、图书馆等多种场景,可为用户配送9万余种商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专家指出,深圳广大的消费市场和多元的消费场景为即时零售提供多元化的可拓展的消费空间,预计深圳的即时零售会有25%到35%的增长空间。
龙头企业竞相布局重地
即时零售的发展,不但解决了消费者的突发需求和“懒人经济”场景,将“次日达”提升到“分钟级收货”,而且也极大地带动了线下实体店的发展。数据显示,即时零售的布局,可以将传统商超的服务半径扩展到5公里以外,像沃尔玛、永辉等线下实体商超,订单量也有100%以上的增长,全面拉升了实体店的坪效和人效。据介绍,无印良品入驻美团闪购后,线上订单一周增长了68倍。
即时零售因此成为各地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发展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并将网络零售额增长目标设在8.0%以上。
越来越多企业竞相布局深圳。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以“生鲜 餐饮 即时配送”模式掀起新零售浪潮,饿了么与本地商超等线下商家合作推出“深夜急送"服务,覆盖药品、便利店商品等;山姆会员商店采用“店 仓”双核驱动,每家线下门店配置一定数量的前置仓,触达周围6公里左右,有效提升订单处理效率3倍;京东、美团等头部电商平台将深圳作为发展即时零售的重点市场,美团小象超市计划在深圳等4地开设首批线下门店。
“即时零售不是简单的渠道转移,而是本地供给能力的重构。”专家指出,深圳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数智化产业和政策创新优势,如能在AI算法优化配送路径、智能调度商品库存、大数据预测需求、即时零售场景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引导零售业效率、消费体验和零售生态的全面升级,完全可望成为国内即时零售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