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医院算力联盟成立 以AI大模型破壁重构就医体验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7日讯4月26日,由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办的“AI大模型赋能智慧医院建设论坛”暨医院算力联盟成立大会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举行。

现场,医院算力联盟成立。联盟由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联合各地市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及企业组成,致力于搭建集模型共享、算力弹性调度、技术协同研发、应用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开放平台。

据悉,联盟将共建医院云端算力平台,优化医疗数据存储与计算资源调配;共享大模型能力与AI算法成果,提升诊疗智能化水平;依托专业运维团队实现技术服务集中化;通过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手段,保障数据使用过程的合规与安全,此外,联盟还将设立医院算力智库、举办定期论坛、联合申报项目、培育复合型人才,力求在技术创新与行业落地之间建立高效桥梁。

为何搭建医院算力联盟?

“目前,各大医院都在部署大模型,大模型运行需要的算力非常大,医院自建算力不现实,就需要超算支持。另外,医院对算力的需求有特殊性,比如说数据的隐私问题、数据的保密问题等。”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王英龙介绍,医院算力联盟的成立,就希望各个医院和超算,以专线的方式联通,超算将拿出一块算力,专门服务于医院,建立一个医院的信创网络。同时,在这个算力基础上,搭建医疗数据的可信空间,助力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降本增效。

“除此以外,现在每个医院都建设数据平台,联盟将促进各医院间数据共通。比如一个病人在A医院看过病,在B医院的系统里也有其信息,这就需要把各个医院数据整合起来。”王英龙介绍,联盟发起单位中,包括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0家三甲医院。

“大家一起率先走出了这一步。”王英龙介绍,这是一个大趋势,未来可能全省的医院,甚至全国的医院,都会建立这种公共的平台。

联盟可实现模型共享

“医院在医学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上投入巨大,且重复建设。联盟可建立模型共享库,医院可直接使用已训练好的通用模型,如常见疾病AI诊断模型,减少从头训练成本。对于特殊疾病模型,多家医院可在联盟算力支持下联合训练,分摊训练成本。”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智慧医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刘彬介绍。

为此,4月26日,济南超算还发布了健康管理大模型和慢病管理平台。

刘彬介绍,健康管理大模型主要分4个功能,包括健康咨询大模型、预问诊大模型、辅助诊断大模型、慢病管理大模型。大模型结合慢病管理平台 和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共同为患者和医院 提供服务。

大模型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就医方式呢?

刘彬介绍,比如,患者在慢病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健康咨询大模型,对日常一些疾病和健康知识,进行问询。患者在互联网医院预约挂号后,预问诊大模型可提前收集患者的病例信息,包括病史、过敏史等,医生在诊疗时,便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信息,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针对疾病进行诊断。

辅助诊断大模型可以给医生提供辅助决策。综合患者的所有信息,大模型会判断有可能是哪些疾病、下一步可能还需要做哪些检查,医生可以快速地选择检查的方案和治疗的方案,节省在电脑上操作的时间。同时大模型也会针对性地生成患者的包括用药、运动、心理、饮食等方面的建议,这些信息都会同步到慢病管理平台。该平台打通诊前、诊中和诊后各环节,患者可以在家通过慢病管理平台查看所有的处方和建议,有针对性地用药和康复。

未来将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全维度健康档案

“高血压慢病管理大模型在山大二院已经上线,目前已经给100多个病人提供了全流程的慢病管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孟彦介绍,病人从预约诊疗咨询、诊断模式,到治疗方案的选定、健康辅导,以及院外的用药指导、健康随诊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让病人享受到一个无缝隙的优质服务。其实这只是大模型应用的一个代表,在山大二院很多科室都已经在应用大模型。

孟彦介绍,这也将促进医院工作由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就是对病人的诊疗过程,不局限在医院,还包括出院以后。比如高血压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更多的是生活健康指导,比如怎么吃、怎么睡、怎么运动、怎么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这方面,大模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未来,数据打通以后,通过多模态医学大模型,将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全维度健康档案。”王英龙,大模型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指标的监测趋势来提示个人的健康状况,推动被动医疗向主动医疗转变,打通诊前、诊中、诊后阶段,形成个性化医疗闭环。

据悉,医院算力联盟的成立将汇聚多方力量,共建共享医疗智算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服务全面嵌入临床实践。

闪电新闻记者 董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