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合资车企开始吊打新势力

导语
Introduction
目前来看,东风日产 N7 上市即订单破万的成绩已初显锋芒。
3 月份,广汽丰田铂智 3X 上市,售价为 10.98 万 -15.98 万元。当时,这款车以这样的价格出现,让行业一片惊呼。但是这款车所产生的影响力并不大,毕竟,作为一款 4 米 6 长的紧凑型 SUV,大家已经习惯了车市有太多这样的产品。
直到 4 月 27 日,在铂智 3X 上市 50 天后,合资车企中的东风日产,旗下纯电车型 N7 以 11.99-14.99 万元的价格上市,终于惊醒了所有人,甚至包括一众看衰合资品牌的车评人。这可是一款标准的 C 级轿车,而且还不是样子货。

由此,当晚所有人的讨论都集中在:刚刚开幕的上海车展让大家看到了合资品牌转型的决心,而以东风日产 N7 和广汽丰田铂智 3X 为代表的日系品牌,在这一轮电动化的浪潮中,率先对国产品牌、尤其是擅长拉踩的新势力们发起反击。
如今,日系品牌以破局者姿态杀入,用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扎实的产品力打破固有格局。这不仅是价格上的针锋相对,更是技术、供应链整合能力的正面交锋。日系此番反击,或许会成为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的转折点,让电动化市场的竞争愈发白热化。
为主流用户而来
在电动化时代,为什么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能够快速地对外资品牌进行降维打击,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越级的尺寸,二是极具性价比的价格,供应链带来的智能化优势。现在市面上爆火的新能源产品,基本上符合以上三个要素。
在这方面,外资品牌之所以节节败退,本质上是犹豫不决的心态。所以说,外资品牌也能推出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车型吗?答案是肯定的,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哪个合资品牌有这样的勇气去做这件事情。现在大家看到了,东风日产 N7 来了。

我们摘取几款相同价格和相同尺寸、有一定销量规模和热度的国产新能源产品,和东风日产 N7 对比一下,就能发现,东风日产 N7 这款车,实际上就是以中国的造车思维,去打造这款纯电轿车产品。当然,这款车的面世,也确实依赖东风日产中国团队的努力。
首先,从价格来看,N7 的售价区间为 11.99-14.99 万元,与同级别的比亚迪秦 L、小鹏 MONA M03 等车型相比,处于同一水平,但其顶配价格比长安启源 A07、比亚迪汉 EV 等车型更低,使得 N7 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能够满足预算有限但追求高品质用户的购车需求。
其次,在车身尺寸方面,N7 的车长达到 4930mm,仅次于比亚迪汉 EV 和智界 S7,但后两者的售价高出 N7 数万元。同时,N7 的轴距为 2915mm,接近比亚迪汉 EV 和智界 S7,这意味着 N7 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接近豪华车型的乘坐空间,尤其适合注重舒适性的家庭用户。
从尺寸和价格的维度来看,东风日产 N7 绝对称得上是一款比新势力还是新势力的车型。况且,在智能化方面,N7 这款车同样有着不俗的优势。高通 8295P 的车机芯片,内置大语言模型,融合了讯飞星火、DeepSeek-R1 等 AI 大模型,基本属于主流水平。

在智驾方面,配备与 Momenta 合作开发的一段式端到端组合驾驶辅助大模型,既有高速领航辅助 NOA,也有城市记忆领航辅助 NOA,同时也支持多场景泊车辅助。要知道,同价位的很多国产车型,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智能化配置。
当然,除了东风日产 N7 拥有主流水平的软硬件配置外。N7 还有一样国产新能源尤其是新势力车企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外资品牌的大厂品质保证。最早的新势力车企才成立多少年?有多久的制造、品控、验证的沉淀?
东风日产呢?东风呢?日产呢?作为日产全球化车型,N7 继承了日产品牌在底盘调校、品控标准等方面的成熟体系。有多少人喜欢新势力,就有多少人不喜欢新势力。不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品牌成立时间太短,甚至连一代车型都没有翻开过,远没有经过市场考验。
而东风日产 N7 就是这些消费者 " 鱼和熊掌兼得 " 的选择,既有新势力的产品力,又有大厂背书的品质保证。如果再回到市场上简单的以 " 性价比 " 来论的话,东风日产 N7 的性价比要比国产品牌高出很多。

为什么这么说,新势力的拥趸喜欢以前沿配置论英雄。显然,东风日产 N7 这样的价格不是为先锋们尝鲜准备的,而是为了满足绝大多数的主流普通用户的需求。就像燃油车时代可以相信 " 迈帕雅凯 ",那么在电车时代,可以无条件相信 N7。
把失去的夺回来
必须承认,最近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汽车品牌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技术普惠带来的出行便利。但期间总是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声音冒出,尤其是以新势力为代表的车企,叫嚣着入场,拳打 XXX,脚踢 XXX,总喜欢站在舆论的制高点。
当然,有竞争才有动力。但,踩一捧一就没有必要。任何一个汽车品牌,任何一家汽车公司,都有优缺点。就像新势力有着灵活的市场思维、民营企业有冲劲、国企央企有社会责任意识、外资品牌有品质保证。如果每家都取长补短,这才是健康的发展。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东风日产 N7 的出现,为略显浮躁的汽车市场吹来理性与多元的生机。不靠拉踩博眼球,而是凭借扎实技术、可靠品质与合理定价,为消费者提供新选择。各品牌各展所长、良性竞争,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受益。

用实力打破新势力 " 一家独大 " 的舆论喧嚣,让市场看到传统车企深厚的底蕴与转型的魄力,应该说东风日产 N7 让喜欢叫嚣的车企闭上嘴。它提醒着整个行业,竞争不应只是简单的互相诋毁与打压,而应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过去几年,新势力品牌凭借先发优势与激进营销,迅速抢占消费者心智,在纯电轿车市场站稳脚跟。而传统合资车企在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步伐稍显迟缓,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东风日产也未能幸免,在纯电领域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用户逐渐流失。
但东风日产并未就此沉沦,而是厚积薄发,精心打磨出 N7 这款诚意之作。从 N7 这款车上不难看出,东风日产以破釜沉舟之势,吹响了反击的号角。尤其是在竞争白热化的 10-20 万级纯电 C 级轿车市场,东风日产 N7 以破局者的姿态强势入场。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战略车型,从定价策略到产品定义都透露着 " 必胜 " 的决心——不仅要成为细分市场的爆款,更要夺回东风日产在新能源时代失去的市场份额和用户忠诚度。这绝非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一场关乎品牌复兴的背水之战。

东风日产 N7 的 11.99-14.99 万元定价堪称教科书级的市场切割,这个区间恰好覆盖了主流家庭购车预算的黄金地带:向下压制比亚迪秦 L 等 10 万级车型的升级需求,向上截胡比亚迪汉 EV、小鹏 P7 等 20 万级车型的入门用户。
更巧妙的是,其顶配价格死死卡在 15 万元心理关口之下,与竞品形成 " 高半级 " 的错位竞争。这种定价策略背后,是东风日产对中国消费者 " 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 需求的精准把握——用合资品牌背书 + 越级空间配置,构建起难以抗拒的性价比诱惑。
截止发稿前,东风日产 N7 订单上市即破万,这样的成绩已初显锋芒,但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维持 6 个月以上的销量爬坡,在比亚迪、吉利、小鹏、零跑等强敌环伺中守住阵地。若这一战成功,东风日产便可继续大展拳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