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复兴金石学科 传承中华文化|“众芳芬苾·金石永年”吴式芬金石文化周在无棣启幕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5日讯 4月24日,由“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提供学术指导的“众芳芬苾·金石永年”吴式芬金石文化周在无棣古城盛大启幕。

活动展出了200余件吴式芬家族书画藏品,“吴式芬金石文化书院”同步揭牌成立。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及众多金石学家、书法篆刻大家、金石爱好者汇聚于此,以展为媒,以物为介,围绕吴式芬金石文化成就、学术思想开展交流探讨,汲取中国画、书法、篆刻等学科精华,汇总复兴金石学科。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提金石学科这个概念还是挺稀少的。我们在倡导重振金石学时,把它看作是中华文明史、3700年的中国文字史。站在这个背景来看,它必须要有一个学科的框架来规范它,所以金石文化周的举办以及金石文化的倡导,今后大有可为,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金石文化不仅包括对金石实物的收藏与研究,还涵盖了书法、篆刻、考古、出版等多个领域。山东金石文化深厚,资源丰富,祖籍无棣县的吴式芬就是我国著名的金石学家、收藏家。曾搜集金石器物,撰写《捃古录》 《捃古录全文》两部金石学专著。《捃古录》20卷,著录商周至元代器物18000余种,是清代金石目录书中收录资料最多的一种。挖掘研究吴式芬金石文化,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无棣是一个古老的、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地方。吴式芬又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金石学家。他在金石学研究领域举足轻重,尤其是对封泥的研究,可以说是开了一代先河,为我们后人研究封泥、研究古玺印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同时也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和启示。所以,对吴式芬金石学研究成果的再利用、再发现,对于当代的金石学研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西泠印社社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理论部主任、研究员冯宝麟表示。

金石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近年来,滨州市依托无棣古城吴式芬故居和吴式芬金石文化研究会,不断挖掘吴式芬金石史料、文化资源,开展史料汇编,通过举办吴式芬金石文化当代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吴式芬金石文化周等活动开展金石文化宣传研究,促进金石文化繁荣发展。 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从宋代开始的金石考据,到后续的篆刻艺术的发展,通过吴式芬的收藏和挖掘,通过对他的这些史料的整理,让后续的人能够通过更多的资料来进行参考,进行创作,能够达到新的效果,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书法艺术的推进和发展,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西泠印社理事桑建华说。

闪电新闻记者 周建辉 无棣台 吴云峰 杨宝勇 赵志博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