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一季度北京地区金融成绩单量质齐高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日前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北京地区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3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1%,比年初增加4499.7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425.5亿元,高于上年同期2712.3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京绿融”“京绿通”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撬动作用,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一季度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00.3亿元。全市非金融企业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超8900亿元,年内累计发行241.2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一季度通过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推动银行走访企业8000余次,覆盖企业5700户。因地制宜做好首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现代物流、合成生物、现代种业、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截至3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涉农贷款余额6083亿元,同比增长9.8%;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26亿元,同比增长71%。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首都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及消费场景的信贷支持。截至3月末,全市文化产业贷款余额2013亿元,同比增长12.3%;旅游产业贷款余额达到3080亿元,环比再创新高。

截至目前,北京地区共有2家法人银行、16家全国性银行应用资金流平台开展信贷业务,拓展了新能源、科技创新、绿色制造等多个业务场景,有效弥补了传统审贷手段无法有效识别企业运营情况的短板,显著提升信用贷款投放能力,累计支持贷款24.8亿元。文/本报记者蔺丽爽统筹/余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