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中国又成了BBA的伤心地
2025年的BBA们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
今年上半年,奔驰、宝马、奥迪公布上半年财报数据。数据显示,奔驰汽车税后净利润为27亿欧元,比去年同期降低了55.8%。宝马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降29%。奥迪税后利润下跌了37.5%至13.46亿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成了最大的下滑板块。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全球汽车总销量,同比微降0.5%,中国市场则下滑15.5%;奥迪在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5.9%,中国市场暴跌10.2%;奔驰全球交付量下滑了8%。中国市场下滑了14.2%。
当前,BBA们在中国市场在面临着很大压力,纷纷裁员、关厂以期节约成本。今年3月,奔驰宣布遣散非生产类岗位员工3万多人。奥迪计划裁减约7500个非生产领域的工作岗位,并于2月底关闭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
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北京、上海、杭州等23个城市超过80家奔驰4S店终止授权。宝马全球首家5S店北京星德宝因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宣布闭店。北京华阳奥通和郑州中升汇迪这两家奥迪标杆经销商的集体“叛逃”,先后转投问界阵营。这也让消费者直接陷入维修无门的困境,车主的保养套餐、维修代金券等权益无法兑现、车主在车辆维修保养时面临诸多不便,因经销商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导致汽车门网的投诉量激增。
经销商的集体爆雷,彻底揭开了BBA的遮羞布。
豪华品牌的集体下跌中诉说着一个残酷事实,曾经“豪华车神话”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瓶颈。
当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存量阶段之后,BBA们尚且能寻得一丝喘息。但电动化转型大潮来临,BBA的市场更加逼仄。
一切源于BBA中低端车型的失守,该细分领域的车型基本集中在20万至40万元价格区间,而中国新兴豪华品牌,蔚来、理想、问界、小鹏的出现直逼BBA的销量腹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宝马iX3、宝马i3和宝马X3等车型同比下滑幅度在五成左右。奥迪的入门车型奥迪A4L和Q2L的销量分别同比下滑了25.4%和46%。奔驰的入门车型同比下滑12.2%。去年下半年开始,BBA们的经销商开始翻盘鸿蒙智行,也进一步威胁销量。
电动化转型成为BBA市场困境中的必答题,但市场并未给出高分。
2025年上半年,奔驰在中国仅交付了5200辆纯电动车,销量断崖式下跌66%。奥迪中国市场的纯电动销量同比下滑23.5%,宝马在华的电动车渗透率还不足20%,远低于中国整体新能源车35%的渗透率。
其根源在于,在愈发激烈的态势之下,BBA们的电动化产品多为“油改电”的产物,消费者将其称之为“杂牌车”。而且,当年市场趋势的转变下,城区领航、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功能成为标配,而BBA的L2级辅助驾驶还要花钱选装的鲜明对比下,中国市场也没有看到BBA们应有的“诚意”。
这也暴露了BBA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劣势。智能座舱、智驾、性价比、迭代速度上难以与中国本土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问界、小米以及转型迅速的自主品牌相抗衡。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最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掉队,对BBA的电动化战略是沉重打击。
当下,消费者的目光正在转向造车新势力,曾经被BBA牢牢占据的市场份额,正不断被新势力蚕食。反观奔驰、宝马、奥迪,曾经在燃油车时代呼风唤雨,如今却在电动化浪潮中陷入尴尬境地,市场关注度在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豪车骨折价”的新闻话题。
但目前,BBA们已经开始“痛定思痛”,拥抱中国市场,开启电动化转型2.0,尤其是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领域。目前,宝马与Momenta、阿里、华为合作为其赋能,奥迪“左手华为,右手Momenta”共同联手,奔驰与高通共同开发智驾芯片并为Momenta持资,接下来,全新一代国产CLA车型将搭载Momenta提供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
BBA的全新市场攻势即将来临,宝马计划2026年新世代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市后迎来新的产品周期。奔驰从2025年开始到2027年,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7款专属车型。
尽管在燃油与电动化变革之际,BBA们的财报利润与销量表现受到不小冲击。随着BBA在电动化上的再次蓄力,暂时还是开始,时间会给出答案。